鄭州:科技防汛築堤壩智慧應急守平安

鄭州發布郑州之窗2022-10-12 19:05:34
7時30分,鄭州市氣象局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8時,鄭州啟動全市防汛黃色預警響應;
9時,鄭州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
12時30分,防汛預警響應提升至橙色;
…………
2022年7月22日,鄭州,大雨。市應急管理局二樓,工作人員將信息輸入鄭州數字防汛係統,一秒鍾後,信息傳至鄭州全市99600名防汛責任人手機上。
這是鄭州數字防汛係統首次用於實戰,通過鄭州數字防汛係統,不僅可以實現指揮中心和全市防汛責任人的同頻共振,也可以隨時查看區域內救援隊伍、倉庫、物資、避難場所、積水點等信息,一旦有突發狀況,隨時可以調度處理。
數字防汛係統,縮影了鄭州市應急管理局在“智慧應急”建設中的鏗鏘步履。2022年,鄭州應急係統對標先進,加速推進防汛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城市發展、人民幸福的科技防汛“堤壩”。
防汛“模塊化”分工
“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推進應急管理科技自主創新,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是殷殷囑托,更是前進方向!
“鄭州數字防汛係統是鄭州市落實‘一縣一案,一鄉一案,一村一案,一單位一案,一庫一案,一河一案’的工作要求,按照預案到位、責任到位、排查到位、人員到位的要求,為鄭州全市各級防汛指揮工作人員打造的防汛指揮係統。”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詳細介紹。
——責任人管理模塊,對責任人進行精細化分類,實現責任人體係的精細化管理,做到防汛防禦工作指令分類分級直達到人;
——應急響應模塊,通過匯聚氣象、水利、城管、公安等職能部門的監測數據,實現自動觸發預警響應,全市99600名防汛責任人可以第一時間接收到市防指各類防禦響應指令;
——災情處置模塊,各級責任人可通過係統實時查看周邊的災險情信息,根據災險情信息,推薦就近的避難場所,調度周邊的搶險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第一時間進行人員轉移和災情處置,從而形成了監測、預警、響應、處置的全流程防汛閉環管理。
今年入汛以來至,鄭州共經曆了10輪強降雨天氣,科技在防汛中的作用愈加凸顯——
汛期來臨前,鄭州市應急指揮平台和信息化裝備設備完成功能性部署,融合通信、視頻會議等設備在應急指揮大廳部署完畢並投入應用。
應急通信指揮車、無人機、衛星通信和370M窄帶通信設備完成功能性測試;縣鄉兩級同步完成了應急指揮中心基本配置和功能需求;應急指揮中心8大業務係統完成功能開發,並已全部部署於鄭州市政務雲,共接入19個局委數據175項,數據量3億餘條。
應急指揮專網實現省市縣三級貫通,完成與市移動公司《河南省應急指揮信息專網市-縣骨幹網建設線路鋪設》合同簽訂、全市17條專網線路鋪設和設備調試工作,實現了省市縣三級應急指揮專網貫通。另外,縣鄉兩級和防汛抗旱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的“雲視訊”“小魚易聯”指揮通信係統也已部署到位並投入使用。
管理“精細化”建設
如何全麵推進鄭州市應急管理體係和本質安全能力建設,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是時代之問,是黨和人民之問!
“當前,鄭州市與國家城市安全發展科技研究院等單位深入合作,加快推進鄭州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建設。”在相關負責人的講述中,鄭州“智慧應急”的未來模樣逐漸顯現——
製定《鄭州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建設方案》,計劃12月底前完成第一階段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2023年12月底前完成第二階段公共安全、生產安全、自然災害等工程建設;
建成集防洪預報係統、防洪預判係統、防洪監測預警係統、防洪預演係統、智能化預案係統於一體的防洪“五預”係統,統籌監測全市河道、水庫、閘壩等重點部位,提高預報預判的精準性,目前,部分核心軟件功能已完成並上線試運行,2023年底全部建成。
加快推動鄭州市精細化監測預警工程落地,已部署風廓線雷達、微波輻射計等垂直觀測設備,正在編製市縣氣象部門會商係統、溫室氣體監測、雲上科普等建設實施方案。
應急“智慧化”運用
鄭州數字防汛隻是鄭州應急建設信息化的一個縮影。
鄭州應急將繼續強化應急指揮救援係統、應急綜合業務管理、安全生產專題、數字防汛、防汛數字化預案、應急一張圖、移動應急管理、安全教育等八大板塊,加快形成全市應急管理信息化“一張網、一張圖、一盤棋”格局,構建全市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製,健全高效、穩定、智慧的應急管理信息化應用係統,提高突發事件處置和風險應對能力,防範化解重特大安全風險,推動鄭州應急管理信息化跨越式發展。
鄭州市應急管理局主要負責人說:“當前,我市應急管理事業正處於爬坡過坎期,各類風險隱患交織疊加,應急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下一步,鄭州市應急管理局將持續推進改革發展,全力防控重大風險,加快推進我市應急管理體係和能力現代化。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樹牢‘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理念,樹立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有效防範化解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重大風險,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王戰龍黃高山殷俊彥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