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浩蕩 滿目芳菲

鄭州印象郑州日报2021-07-03 15:58:07

 

  黃河灘地公園美景

  

 

  炎黃文化廣場

  本報記者 武建玲 侯愛敏

  仲夏時節,中原大地,綠意盎然,紅歌飛揚。綠城人撫今追昔感慨翻天覆地的變化,砥礪奮進為更美好的明天打拼。而他們生活的這座城市,則正以愈來愈亮眼的發展成績顯示出勃勃生機和無限潛力。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

  諄諄囑托,殷殷厚望,化為鄭州奮勇向前的強大力量。

  作為沿黃城市當中規模最大的特大城市,作為黃河文化孕育形成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鄭州扛起使命,迅速行動,率先啟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規劃建設工作,努力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范,奮力譜寫打造“幸福河”的鄭州篇章。

  定位明確 規劃方案形成體系

  核心示范區建設,規劃是引領。

  我市邀請國內著名規劃研究和編制機構,劃定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總范圍為鄭州市全域7446平方公裏,重點區域為連霍高速以北沿黃區域約1200平方公裏,起步區為桃花峪段至花園口段約210平方公裏。我市明確了彰顯鄭州特色的核心示范區三大功能定位:沿黃生態保護示范區、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黃河曆史文化主地標。

  我市還及時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聯合國家13個部委的科研團隊,圍繞“國家使命、黃河戰略、鄭州作為”主題,編制形成了高起點、高站位的“1+1+1+N”規劃方案體系:即“一個報告”鄭州建設核心示范區重大戰略研究報告,“一個規劃”核心示范區總體發展規劃,“一個方案”核心示范區起步區建設方案,以及文化博物旅遊、生態綜合治理、防洪與水資源、交通工程及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20個三年行動計劃、年度工作方案或專項規劃。

  圍繞核心示范區建設,我市謀劃建立了1400項、總投資近萬億元的重大項目庫,並率先實施了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點工程項目。95個重點項目正加快推進,核心示范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注重保護 五個方面持續發力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結合實際,我市明確了母親河保護治理的著力點。

  消除風險,確保安瀾。聚焦流域防洪、水沙治理調節等關鍵環節,我市實施控導工程鄭州段全線加固,抓好重要黃河段護岸工程和防洪監測體系建設,切實提高防洪能力。以河道灘區治理為切入點,我市深入推進遊蕩性河勢治理,完善現行河道整治工程體系,暢通行洪通道。

  清理亂象,優化環境。我市徹底清理整治各種黃河岸灘亂象,全面禁止幹流和一級支流沿岸規定范圍內新建高排放項目和各類違規建設。下大力度拆違建、“清四亂”,黃河生態環境1800多個問題全部整治到位。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統籌抓好黑臭水體治理、截汙納管、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工作,推動水生態環境不斷好轉。

  節水優先,科學配水。我市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堅持節水優先、科學配水,嚴格落實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優化引黃口取水方案,進一步提升水資源配置供給能力;推進循環節約用水,完善以汙水處理廠為中心的中水回用管網系統,切實提高中水和黃河水回用量;加快重點企業和園區節水改造,限制高耗水產業發展,引導推動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風尚。

  突出重點,修複生態。我市堅持以綠化為主推動生態優化,以治灘為重點,以黃河灘地公園、黃河文化公園等工程為抓手,統籌實施灘區、濱水緩沖帶、濕地和蓄滯洪區生態修複等工程,增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省道S312、沿黃文化綠道沿線和邙嶺全線為重點,加快打造沿黃生態帶。

  完善設施,美化環境。我市建立完善與生態、文化、旅遊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形成以人為本的優美環境。做好綠化設計、景觀設計,規劃建設黃河大堤南岸長76.5公裏、區域面積46平方公裏的生態廊道,已建成惠濟區八堡村示范段、S312生態廊道和63公裏慢行系統,初步建成百裏生態廊道。

  項目帶動 統籌推進七大工程

  示范區建設,項目是有力的引擎。我市以七大工程為抓手,強力推進示范區建設。

  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全面推進黃河沿岸生態綜合治理,構建邙嶺森林生態、低灘濕地生態、中高灘休閑生態“三大系統”,打造森林帶、修複帶、濕地帶、文化帶、休閑帶、生物多樣性保護帶,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

  防洪安全治理提升工程。聚焦流域防洪、水沙治理等關鍵環節,協同推進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河道整治,加快“堤(岸)、疏、蓄、滯”綜合治理,著力把黃河鄭州段建成全流域防洪示范區。

  優化水資源配置工程。以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為重點,科學分配生活、生態、生產用水,把節約集約用水貫穿取、供、用、耗、排全過程;加快實施圃田澤水循環、環城生態水系循環、西水東引、新鄭觀音寺調蓄等重點水利工程。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工程。我市健全 “一廊、兩翼、四區、多點” 創新格局,加快培育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2個5000億級集群,新材料、鋁及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制造3個3000億級集群,智能傳感器、北鬥應用、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大數據5個1000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厚植核心示范區建設的產業支撐。

  對外開放提升工程。深化“四路協同”“五區聯動”效應,全面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速機場三期、鄭州南站等重大交通樞紐工程。

  黃河文化主地標打造工程。加快構建黃河文化帶、環嵩山文化帶和主城區曆史文化展示中心的“兩帶一心”文旅發展格局,全方位講好“黃河故事”。

  區域協同發展工程。我市與兄弟城市著力打通規劃共繪、防洪共抓、生態共保、交通共聯、產業共建、文化共興、服務共享等方面的瓶頸制約,探索建立中原城市群聯動發展機制,推進“1+4”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合力打造更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鄭州,正在用紮紮實實的舉措推動“黃河戰略”落地見效,與沿黃其他地區共同唱響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努力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本版圖片為鄭報全媒體記者

  丁友明 馬健 李新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