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招才引智”为高质量发展聚“第一资源”
众多人才进场求职 郑报全媒体记者 廖谦 图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26日,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再次亮相黄河之滨,通过引高端人才、接优质项目,河南,这个发展中的经济大省,正围绕“五区”联动、“四路”协同大力推进人才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集聚“第一资源”,以释放“人才红利”助力中原更加出彩。
紧盯短板引人才 集聚发展“第一资源”
26日,郑州如意湖波光粼粼,国际会展中心内人头攒动。第二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开幕,大会集中提供15万多个在豫就业岗位。
多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氛围,推动河南由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如今,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虽然才举办两届,但已成为河南吸引人才前来干事创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相比去年,在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炎峰看来,本届大会呈现出诸多新变化。“本届大会规模更大,走出河南,到外地举办招聘会,相比往年‘单打独斗’效果更好。”李炎峰说。
除了“走出去”,在“引进来”方面,本届大会坚持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集中引才与长效聚才相结合、线下引才与线上招聘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专业机构参与相结合,日益吸引海内外人才的关注。
趁着做完项目和拿毕业证的间隙,英国利物浦大学病理学博士生张嘉程从英国赶回郑州参加招聘会。他说:“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肯定优先回老家郑州工作。”
据了解,本届大会共征集到河南省65个行业11553家用人单位提供的人才岗位需求157432个,其中,博士和硕士需求分别占需求总量的13.78%和30.97%,合计占比为44.75%。
近年来,位于内陆腹地的河南,抓住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不断迈向开放高地,背后的发展加速度带来人才需求的高增长。“智汇郑州”“河洛英才计划”“鹰城英才计划”等河南地方人才新政纷纷出台,吸引人才到豫发展。
围绕产业搭平台 汇聚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近年来,河南省立足实际、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优化产业结构、引入优质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底,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数据研究院在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智慧岛正式挂牌,引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大数据人才成为迫切任务。“院里一多半技术人员都是从外地回来的豫籍人才,希望借这次机会储备更多优秀人才资源。”在招才引智大会上,研究院人力主管陈文治说。
清华大学沈鹏博士团队与河南奇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约“邵家鑫精密图像技术与智能检测研究人才团队合作项目”、洛阳市“中科寒武纪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项目、戴宏杰院士团队与信阳明阳新能源产业签约“清洁能源领域人才合作项目”……又一批高质量合作项目通过招才引智平台签约。
当前,河南省正不断推进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人才成为河南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不断赋能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得来留得住 服务暖心事业留人
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为了解决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河南省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氛围,不断完善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各方面服务保障,用服务暖心,用事业留人。
2018年,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终身职称)副教授王彦明受聘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特聘教授。在学校支持下,他入职以来建立了由3名副教授、2名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为主的科研团队,规模近700平方米的表观遗传转化医学实验室即将投入运行。
“河南有活力、有机遇、有诚意,河南大学的科研精神和人文情怀让我感触不已。”致力于染色质表观遗传学及晚期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研究的王彦明说,受自己的带动影响,已有多位美国专家学者先后来到河南。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2015年入选洛阳市首批“河洛英才计划”的清华大学邢新会团队,主要从事生物育种产业装备和生物产业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洛阳工业基础好,政府支持力度大。”邢新会说,得益于此,他得以集中精力在洛阳建设了一支研发团队,团队现已产业化成果10余项,申请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已授权专利22项,包括国际发明专利3项。
目前,“河洛英才计划”共引进2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其中邢新会团队、彭先兆团队、田克恭团队等团队的产业化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为洛阳市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