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國家黃河曆史文化主地標城市,鄭州准備這樣做!
打造國家黃河曆史文化主地標城市,鄭州准備這樣做!
炎黃廣場 鄭報全媒體記者 王秀清 圖
中原網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董豔竹 成燕) 文物是曆史的“活化石”,是傳承文化最好的物質載體,守護好文物,就是守護城市曆史。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鄭州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市文物依法保護水平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傳承體系基本形成,同時加快推進三年100處以上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建設和三年100家以上各類博物館建設,建設國家黃河曆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黃河地質公園 鄭報全媒體記者 馬健 圖
建設國家黃河曆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方案》提到,到2025年,全市文物依法保護水平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傳承體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文物機構隊伍更加優化,文物領域社會參與活力不斷煥發,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文物工作在推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彰顯,文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初步實現。
具體而言,我市要立足在中華文明中的突出價值和黃河流域核心示范區的重要地位,以“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為主題,以“一帶三核”(打造黃河文化帶和“天地之中”文化核心展示區、黃帝文化核心展示區、鄭州商代王城文化核心展示區)為抓手,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建設黃河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和黃河國家博物館等一批精品博物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舉辦世界大河文明論壇,打造展示黃河文明重要窗口、國際級的黃河文明尋根聖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光體驗目的地等中華文明標識,建設國家黃河曆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黃河博物院 鄭報全媒體記者 白韜 圖
適時將文物普法教育和保護利用常識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
適時將文物普法教育和保護利用常識納入中小學和幹部教育培訓體系,完善中小學利用博物館學習長效機制,公布一批中小學社會實踐活動博物館基地。
提升鄭州二七紀念館、北伐戰爭紀念館、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等革命主題博物館(紀念館)建設,講好鄭州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同時,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編制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保護傳承利用規劃,推進大運河文化帶納入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打造特色運河文化旅遊經典項目品牌。
結合文物資源整體布局、稟賦差異及周邊人居環境、自然條件、配套設施和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建設管控保護區、主題展示區、文旅融合區、傳統利用區等四類主體功能區,打造全國研學遊品牌城市。
重點推進鄭韓故城、鄭州商城、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積極支持新密魏長城納入國家長城文化公園建設。
宋陵地處鄭州、洛陽之間,南有嵩山,北有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宋陵被學界稱為“露天的藝術博物館”
鄭報全媒體記者 成燕 通訊員 王羿 圖
加快推進三年100家以上各類博物館建設
《方案》提到,我市將推進文物保護利用“雙百工程”建設。
加快推進三年100處以上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建設,積極構建全國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全域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形成文物遺址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內涵突出、城市形象凸顯、民生文化需求等融合發展新格局,積極將青台遺址、雙槐樹遺址等納入省級遺址公園建設,推進東趙遺址數字化遺址公園建設,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
加快推進三年100家以上各類博物館建設,打造城市重點文化“會客廳”。加強鄭州運河遺產博物館、鄭州紡織工業遺址博物館、鄭州櫻桃溝早期人類起源遺址博物館和南水北調博物館及相關行業博物館建設。
加大博物館扶持力度,對評估確定為國家一、二、三級的國有行業博物館和榮獲國家級考古新發現、精品陳列的博物館及社會效益突出的非國有博物館給予適當獎勵。
《方案》同時明確,健全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文博事業隊伍,適當提高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開辟“綠色通道”,引進文博專業高層次人才,必要時可按有關規定設置專業技術特設崗位,不受單位崗位總量、職務、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文物博物館單位引進的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經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可實行協議工資或項目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