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传感器产业“郑州符号”

郑州发布郑州晚报2021-11-04 16:52:48

 

  本报讯 依托传感器产业,如何用数字化治理方式来提升产业影响力和产业资源的汇聚能力?11月1日,在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开幕式上,郑州高新区传感器产业大脑正式发布,通过建立一个产业数据底库、研发一套数字治理引擎、构建一套产业地图,精准画像,创新服务,精准治理,致力将郑州打造成为传感器产业高地。

  据悉,高新区产业大脑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经完成了对于产业链上千个具体产品环节的详细画像,以及上下游、供应链,技术要素,每一个产业链里边的细分产品背后有上万家企业,对每一家企业进行了精准的定量和评价行业的定位。

  据介绍,郑州高新区产业大脑具有三大建设任务,即建设一个“产业数据底库”,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将企业、人才、产品、专利、投资、土地、政策、工商等数据按照产业逻辑重构为实时动态图谱系统,实现要素数据全部“上链”;研发一套“数字治理引擎”,构建基于“数据+算法”驱动的产业治理新模式,通过模型算法和服务矩阵,实现经济运行、要素画像、统计对标、项目评估等治理服务全部“上屏”;构建一张“产业时空地图”,聚焦精细化治理,实现对园区载体的空间容量、企业分布、投入产出、发展潜力等开展动态监测,实现产业发展需求与政策供给的匹配流程全部“上图”。

  产业大脑具备哪些功能?技术承建方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创新中心主任孙会峰在发布时详细介绍了产业画像、运行监测、精准招商等功效。产业画像:通过图谱分析,实现传感器产业短板诊断、精准匹配、量化评价、评估模型、运行分析、关系穿透等;运行监测:利用计算引擎的数据和算法对各类产业要素开展统计对标、分析评估、推演预警等,实现对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创新投入、产业带动、资源消耗等方面精准化治理和服务;精准招商:通过产业全貌、产业链价值分布,构建产业链评估模型,定位招商重点环节,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动态匹配招商项目。

  近年来,郑州把智能传感器作为“十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规划建设了郑州中国传感器谷,搭建了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创新联盟等平台,聚集了汉威科技、新天科技、光力科技等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形成了覆盖智慧城市、工业应用、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传感器产业链,特别是郑州高新区目前已集聚传感领域相关企业3011家,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2家,孕育了一批国内龙头企业,技术和产品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球气体传感器领域前列。在2020年9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颁布的2020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五。

  11月1日下午,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新品发布暨产销对接会上,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红军做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推介。即高新区规划的3平方公里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重点发展MEMS传感器、传统工艺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终端等全产业链,“多点”为其他市、区县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终端产业。

  目前郑州高新区集聚传感领域相关企业产值规模为50.76亿元,2018年高新区传感器及仪器仪表生产类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为45.96亿元。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2家。孕育了汉威科技、新天科技、光力科技、新开普、天迈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龙头企业,技术和产品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球气体传感器领域前列。

  作为大会的主要执行方,郑州高新区明确提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传感器产业的全球影响力,传感器产业大脑的构建将基于“数据+算法”驱动的产业治理新模式,通过模型算法和服务矩阵实现经济运行、要素画像、统计对标、项目评估等治理服务“上屏”,建设任务完成后,产业大脑将具备产业画像、运行监测、精准招商等功能,助力郑州建设世界传感器产业集群,引领产业发展,服务于整个河南省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世界传感器大会已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两届,第三届以“感知世界·智创未来”为主题,进一步交流全球传感器科技、产业和应用最新成果,打造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产业链完善、营商环境优化的传感器产业生态发展系统,推动建设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助推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建设国际知名的智能传感器应用示范城市。

  记者 孙庆辉

  高新时报 方宝岭/文

  记者 马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