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市红十字会举办缅怀器官捐献者活动
心香一束,哀思无限。3月23日上午,河南福寿园红十字纪念苑里一派肃穆气氛,郑州市红十字会以“生命因捐献而美丽”为主题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在这里举行。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红十字志愿者,河南星火志愿团,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普瑞眼科医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等200余名代表前来,对捐献者表达无尽的哀思与敬仰。
纪念碑上,一个个捐献者名字镌刻在人们心上
冉心怡、张金生、夏金华……红十字纪念苑里,一个个捐献者的名字镌刻在剔透的纪念碑上,镌刻在人们心上。
鲜花簇拥着纪念碑,系在生命树上黄丝带和心愿祝福卡在春风中飘摇。
活动现场,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医学生代表向“无语良师”们庄严宣誓,角膜移植受者和志愿者代表分别做了发言,郑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丁振勇为河南福寿园授牌,授予“河南福寿园遗体器官捐献咨询网点”。
据悉,为更好地支持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事业,自即日起,河南福寿园接受遗体器官捐献咨询,为遗体器官捐献者逝者提供免费的花坛(生态)葬服务。
丁振勇说,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是一种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行为,捐献者为他人的生命质量和健康幸福,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希望通过对捐献者的纪念和宣传,弘扬移风易俗的社会新风尚,吸引和汇聚更多志愿奉献爱心的人士加入到遗体器官捐献的志愿者队伍中来。
近1900人
因捐献得以延续生命
据悉,郑州市2012年开展遗体捐献工作,截至目前,已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500余人,实现遗体捐献60例,角膜捐献62对,使124名失明患者重获光明。实现器官捐献571例,共获得1130个肾脏、565个肝脏、23个心脏和3个肺脏,挽救了1719名器官衰竭终末期患者的生命。
能挽救更多人生命,孩子走得有价值
去年3月下旬,10岁的冯玉顺因病毒性脑膜炎猝然离世,父母含泪捐出了他的遗体。冯玉顺的一对眼角膜,让两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在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前,父亲冯某失声痛哭,久久不愿离去。“孩子去世时,我和他妈决定捐出遗体,希望对研究这个病有所帮助,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孩子走得就有价值,也算完成他的心愿。”
捐献者家属代表:
心愿卡上,一笔一划向天堂里的女儿诉说
虽已十分克制,但是提起女儿,顾某仍止不住地潸然泪下。2018年5月9日,12岁的女儿因脑瘤辞世,根据女儿的遗愿,父母捐出了器官和眼角膜,帮助了5位患者延续生命、重见光明。在红十字纪念苑,顾某把一枝纯洁的白菊花摆在纪念碑前,仔细地在生命树上系上心愿卡,上面一笔一划都写着想要对天堂里的女儿诉说的心里话。
器官受赠者代表:
努力地生活,不仅为我,也为“他们”
来自驻马店的方某是一名角膜移植受益者,她2岁时左眼感染,被病毒性角膜炎折磨20多年。最近几年越来越严重,形成了角膜白斑,医生说角膜快穿孔了,再不进行角膜移植,眼球就保不住了。
3月16日,方某幸运地等到了角膜材料,顺利进行了角膜移植。在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上,方某作为受者代表发言。她动情地说,“我想向所有角膜捐献者、器官捐献者及家属表达感激,感谢你们的无私大爱,感谢你们身体力行,用生命诠释爱心和责任。谢谢你们,让我重见光明,我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工作去,努力地生活,不仅为我,也为给我新鲜眼角膜的他,我深知光明来之不易,所以倍感珍惜,我将带着这份光明看更美的风景,让爱与温暖在世界上延续。我代表所有受益者对器官捐献者的无私大爱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捐献志愿者代表:
将来要用我最后的生命,留爱心在人间
市民陈福安今年67岁,他是一名红十字志愿者。从2008年“5·12”抗震救灾加入志愿者队伍,他的公益之路已经走了11年。经多次与儿子沟通,他他和老伴最终获得儿子的支持,注册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在缅怀纪念活动中,陈福安代表志愿者发言,他说:“我每一年都要带着志愿者来这里,看望、缅怀这些先行者,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陈福安说,在死后还能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社会道德;先行者通过捐献器官而使自己的生命光辉也照亮别人的生命,使自己已经终结的生命在受助人身上延续。他们默默地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书写着“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让爱与生命接力,让生命更有意义。“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身前多奉献,身后再捐献,要留爱心在人间,用我最后的生命,换取更多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