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心武走进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
刘心武走进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
扫码看新媒体报道
《班主任》作为“伤痕文学”的先声之所为何在当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搞了60多年的文学创作,大体上可以分成哪几个时期?回首过往有哪些刻骨铭心的感受?……10月17日,近年来鲜少露面参加活动的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受天一文化邀请来到郑州,担任天一文化讲坛第三期、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第200期主讲嘉宾,为郑州读者带来题为《为时代画像——刘心武六十年创作谈》的精彩讲座。
60年不懈创作
尽管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之后才“享誉文坛”,但早在1958年,年仅16岁的刘心武就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是对苏联文学作品《第四十一》读后的思考。
“1958年至1976年,这一时期我不断地投稿,散文、随笔甚至评论都有所尝试,作品发表在各个报纸,人民日报、大公报、北京晚报等副刊,光明日报也有。”刘心武回忆,19岁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开始了15年的中学教员生涯,但这期间他一直在阅读、思考,尝试进行不同的创作。
或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76年刘心武有了离文学更近的工作岗位——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
1977年,短篇小说《班主任》横空出世,凭《班主任》,刘心武火遍全国,高峰期一天收到3麻袋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几年后,长篇小说《钟鼓楼》借着一场12小时的胡同婚礼将时代变迁下北京市民的风貌展现殆尽,一举斩获茅盾文学奖……不愿跟时代“掉队”的他,今年又发表长篇小说《邮轮碎片》,受启发于当下碎片化的阅读及表达趋势,用447个碎片拼贴当代图景。他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手法与技巧,但他的创作发端与主题似乎总是不变——紧跟时代,为时代画像,写作中的“中性叙事”,看似平平无奇,却在一以贯之的创作中成为刘心武的最大特色。“这才是文学创作中的百花齐放、多元并立”。
面向文学 背对文坛
刘心武先生今年已经78岁了。“面向文学、背对文坛”是朋友对他的评价,不喜欢参加各种抛头露面增加曝光率的活动。而他自我评价为“退休金领取者”——是菜农、的哥、电工等朋友口中“人不错”的“老刘”。
2005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的刘心武再次“大火”,且再次引发“汝之砒霜、吾之蜜糖”般两极分化的评价。
为什么会研究解读《红楼梦》?除了“透口气”、换换脑子这方面的考虑,刘心武更多的是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刘心武说,他觉得要读母语的、用方块字铸就的经典小说,从《红楼梦》一路而来,还找到了《金瓶梅》,更是从中学到了不少冷触笔法:“《红楼梦》写生活流,吃饭、喝茶、吃饭,但实际上写人物内心深处的斗争;《邮轮碎片》也有一些类似的东西,体现人的内心、人的人性。”
热爱生活,多读“冷书”
“我从小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读着读着就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在20世纪50年代,我还是一个少年,喜欢读冷书,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读冷书《第四十一》形成的。”刘心武认为,有的书名声并不大,但对个人却能引起共鸣和思考,“希望大家从书海中找到契合自己性格、产生共鸣、不那么流行的书。”
作为有着超60年写作历程、著作等身的资深作家,刘心武对“作家”二字无疑有着深刻的感受。什么对作家而言最重要?刘心武回答: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珍惜当下。
上一次来郑州还是20多年前,此次来郑州做讲座,刘心武提出了自己的“私心”:“到了这个岁数,一定要保持用脑和生命活力、经常操练。一场讲座看看我能不能讲下来。”说到这里,刘心武爽朗地大笑起来:“我是一个很渺小的存在,没有不得了的成绩,但是我特殊:始终在写作、始终发表文章,从小一直写大,我愿意当一个‘靶子’,从个案角度,供大家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