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写进省十次党代会报告
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谢伏瞻代表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作的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五年全省发展成绩,并描绘了未来五年我省发展蓝图。报告明确提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将郑州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升区域经济、金融、商贸、科技文化中心地位,推动周边城市与郑州融合对接,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加快郑新、郑许、郑焦融合发展,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被正式写入省十次党代会报告,既令郑州各界鼓舞,又让大家振奋。围绕美好蓝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各界畅所欲言、热议发展。
利用区位优势
助力宏伟蓝图
做好自身担当
市委常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延明说,郑州正在加快向以国际商都、综合枢纽为特征,具有国际影响力、国际辐射力、国内外整合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奋力迈进,这将为郑州未来发展带来全新机遇。按照该区制订的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该区将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四大片区”为载体,以八大产业集群为重点,重点实施产业带动战略,强力推进“万千百”工程,努力实现“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宏伟目标,为郑州加快迈向国家中心城市起到引领助推作用。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崔绍营说,郑州要加快现代化进程,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这一目标可以说是所有郑州人民多年的梦想。通过打造“一枢纽、一门户、一基地、四中心”这些载体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郑州经开区则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经开区地处郑东新区、航空港区之间,区位、产业优势非常明显,借助国际陆港、保税中心、出口加工区等开放平台以及宇通、中铁、海马等大产业链条,郑州经开区必将在郑州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新密市委书记蒿铁群说,新密将按照“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的发展要求,围绕创优势、增实力、补短板、能抓住,进一步拔高站位、找准定位,以创建绿色发展先行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创新创业试验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四区两城”为载体,以“四重点、一稳定、一保障”为总抓手,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为郑州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利用产业优势
新的机遇垂青 发展当仁不让
市商务局局长余遂盈表示,过去五年,我市对外开放成效突出,商贸业发展日新月异,全面带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未来五年,郑州对外开放发展必将迎来更大发展,开放型经济指标将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内外融通、流通便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快速推动郑州迈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
市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范建勋说,工信部门党员干部对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信心百倍,充满期待。产业是经济的根基,工信部门将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及河南行动纲要,围绕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这一目标,继续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郑州制造向郑州创造、郑州速度向郑州质量、郑州产品向郑州品牌转变。经过五年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市建委副主任杨琦表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城镇化率只有1%,现在已经达到平均56%,在沿海发达地区更高。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往城市聚集是大趋势,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正当其时。从“四桥一路”开始,市城建系统陆续建设了环城快速路、京广高架、三环高架、陇海高架、多个下穿隧道。现在地铁1、2号线已经通车,下一步会开工更多线路,到2020年将通车300公里。
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顾问、市规划局原局长张泽高表示,郑州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期。过去规划审批是控制郑州城市发展,第一次规划限制在30万人,第二次规划限制在75万人,第三次规划限制在100万人。现在是放开发展,尤其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会进一步推动郑州扩大规模。他建议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将“国家中心城市”课题作为下一步研究的主攻方向。
利用发展优势
为了城市更美 努力添砖加瓦
“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郑东新区近年来发展迅猛。作为工作、生活在郑东新区的一员倍受鼓舞,倍感自豪。”郑东新区信息中心主任陈利凯表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东区生活,一开始是对生态东区的向往,而最近几年则更多的是出于事业发展的需要。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商机无处不在,宜居宜商尽显国际范儿。无独有偶,看着节节拔高的楼宇,在东区经营某电商平台的负责人邢蕾说,很多河南特产通过自己的平台卖向全球,郑州有着无以比拟的交通区位优势,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应该说是水到渠成。
中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默涵说,郑州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区域经济、金融、商贸、科技文化中心的地位凸显,都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也带给中原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当前,中原区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定位的打造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的这一目标,勇挑重担,务实重做,砥砺奋进,努力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以实际行动助力郑州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我们责无旁贷!”二七区马寨镇党委常务副书记张超说,蓝图绘就,征程开启,我们要策马扬鞭,抓好落实,在中心城市建设的实际行动中发挥马寨的产业支撑作用。马寨镇作为产业重镇,在发展中已探索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之路。“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加快老镇区主导产业项目提档升级、新镇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速、健康养生田园小镇建设提升以及城镇功能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下功夫,为郑州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添砖加瓦!”
“不管从哪方面说,郑州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优势都是很明显的!”面对记者采访,从新郑来郑州做个体经营十几年的商户刘长兴说,郑州处于中原腹地,处于十字交通要道上,四通八达的“米”字形高铁、高大上的航空港,无一不在昭示着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越性。来郑州十几年,切身感受到了它的巨大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是最贴切不过了,现在的郑州俨然已经成了一座时尚之都,生活在这里幸福感直线上升。而且,河南人勤劳、朴实、包容性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都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一个城市的优势。
政治经济地理优势明显
把郑州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是河南发展需要
对于郑州打造全国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南阳团代表、著名作家凌解放(二月河)表示强力支持:“郑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关于要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已经听说很长时间了,我完全赞成郑州拥有这个本来就属于她的定位。”
他认为,郑州这座城市所拥有的政治、区位、经济、地理等特点,在河南、在全国都是毋庸置疑地拥有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既是郑州人民的需要,是郑州人民盼望憧憬的理想,也是全省人民对郑州的期望,同时也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资源发展的必须。
凌解放表示:“今年在北京全国两会期间,谈到‘米’字形高铁,‘米’字形高铁不在郑州在哪里?还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河南自贸区建设等,这种迅猛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显示出郑州在经济上的实力和未来与世界往来的地位和区位态势。”
凌解放代表充满期待地表示,郑州市如果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必将会更加能够满足郑州人民的需要,也更能够满足河南省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到时,郑州的优势和特点都会越来越彰显出来,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发展,都将迎来河南“春风怒放、百花盛开”的好时候。
发挥引领作用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全省来说是带动
洛阳团代表、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跃民表示,省委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洛阳未来五年的定位,把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来定位,提出要让洛阳和豫西北城市协同发展。我们感觉这确实为洛阳未来五年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也是省委对洛阳的一个重托。作为来自洛阳市的基层党员代表,回去后要学习好、落实好、贯彻好这次省委党代会精神,特别是在做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这方面,要及早规划好、谋划好,如何实现落实好报告中对洛阳提出的要求。
谈及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李跃民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郑州市是省会城市,也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么多年来,省委对郑州的发展非常重视,几个大的国家战略,比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自贸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都已有明确定位。郑州发展对于全省来说是个带动,洛阳作为副中心城市,今后和郑州既要共同发展,又要错位发展。郑州洛阳两座城市的产业结构不一样,郑州是以现代服务业、金融、商贸等为主要业态,洛阳是一个工业大市,有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未来也会发展一些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希望洛阳和郑州实现错位发展,共同实现此次大会的目标任务。
主动承担分工
为郑州迈向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发展数据 看郑州“塔尖”特性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一座城市的发展使命,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梳理发展数据,郑州“塔尖”特性逐渐显现。
“十二五”时期,郑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1.2%,高于全国3.4%;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郑州地区生产总值已跃升至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跃升至第4位。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跃升至第6位。统计部门数字显示,过去5年,郑州净流入人口185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第7位。
“郑州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将以国际商都为统揽,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此次省党代会报告又提出了郑州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郑州团代表、上街区委书记宋洁说,目标已经确立,作为上街区,将全力打造通航之都、国际陆港、制造高地、生态新城,努力建设“和谐宜居、智慧低碳、开放包容”的新上街。主动承担功能分工,积极融入郑州国际商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国际陆港建设,从而为郑州迈向国家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旅游、都市生态农业五大战略产业。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7,汽车产能达到100万辆。
目标:建成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全球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
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区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人口超1.8亿,涵盖河南省18个省辖市以及山东、河北、安徽、山西四省12个省辖市。
交通枢纽
京广、陇海干线铁路和高速铁路已在郑州形成“双十字”枢纽。郑合、郑万高铁去年开工,郑太、郑济高铁加快推进,郑徐高铁开通,“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初步成型。以郑州为核心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八纵”国省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成为集航空、铁路、公路枢纽于一身,航空网、铁路网、公路网“三网融合”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郑报融媒记者 裴蕾 侯爱敏 成燕 覃岩峰 张倩 黄永东 宋建巧 孙志刚 刘伟平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