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博园里的“三宝”
民俗文化园
9月29日,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园博会就要开幕了,25日,郑报融媒记者到郑州园博园寻找河南元素。郑州园博园里,高大的轩辕阁、占地面积很大的豫园、能满足游客食欲的民俗文化园,这三个地方都体现了河南历史文化。
轩辕阁
轩辕阁造型大气而隽永秀丽
站在园博园外边,即可看到高高的轩辕阁。
轩辕阁是郑州园博园的制高点,突出黄帝文化主题,表达华夏同宗同源、一脉同心的精神。轩辕阁矗立于主山之上,建筑面积为2106.67㎡(地上1203.22㎡,地下903.45㎡),高度33.9m(含台阶),楼层从外边看着是三层,其实是四层。建筑形制为典型的宋式古建,歇山十字脊屋顶,一层四出抱厦,二、三层出平座等特征表现出宋代建筑造型大气而不失隽永秀丽的特点。
外檐柱梭柱、翼角微翘、举架平缓、正脊弧线、斗拱硕大、上下檐口和柱头呈抛物线形等,轩辕阁具有宋代建筑所特有的特点,平稳又不乏雄壮有力。栏杆采用宋式万字栏板,装修采用直棂门窗,而斗拱采用单抄单下昂五铺作和单抄双下昂六铺作在统一的基础上充满变化。
轩辕阁东西方向各设大台阶和人行通道进行连接,同时在北侧设置消防回车场和车行道无缝连接从南侧观瞻建筑临山体陡崖,北侧则和环境融为一体、平和怡人,在巍峨的山体和葱葱郁郁的景观树木掩映当中,建筑越发显得耀眼、独特和高耸入云,成为整个园博园乃至该区域标志性的建筑物。
豫园
豫园游廊曲折山石跌宕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边的《郑风》描写了很多郑州古代的故事。而北宋建筑学家李诫是郑州人,曾主持修建了很多大规模建筑,还编写了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营造法式》。郑州这些古代文化和名人,都在豫园得到了体现。
豫园位于园博园主山轩辕阁东侧,为一组高低错落掩映在山形林木中的宋式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0亩,基底占地面积2427.24㎡,建筑面积1808.59㎡。
秉承了中原传统园林精髓,通过随形就势的建筑山水园林环境,营造出诗经园、李诫堂、百姓书院等多个代表河南省地域文化的主题景点,园中游廊曲折、步移景异,山石跌宕、花木生情,建筑室内外布以书画、盆景、奇石等展陈,令人流连忘返。
豫园根据地形以坡就势进行布局,作为整个园博园的公共展园,陈列着笔、墨、纸、砚、茶具、奇石等,强调了宋式园林的大众参与性。
走在豫园里,漫步在回廊里看山水花楼阁美景,心旷神怡。那里的单体建筑8组11个,回廊共6段,建筑通过回廊有机串联,实体的建筑——半开放的连廊——蜿蜒的山、水驳岸四者融为一体,以宋式建筑为基本格调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北方园林。
豫园的东西轴线将整个豫苑统一在轩辕阁——书院——豫苑的主轴线上,其中一个景观阁以相对制高点的角色和轩辕阁在大空间形成呼应,北边分区以两层的高度统领豫园。
民俗文化园是吃喝好去处
在逛过了园博园内的很多展园后,你可能已经饥肠辘辘,这时,不妨到民俗文化园去转转,因为那里有很多好吃的好喝的,还有历史文化可供欣赏。
传统民俗文化园位于主入口西侧,以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古街为原型的文化园,利用淳朴民居院落来唤起游客对历史的回忆。在建筑形式上融合了中国古民居风格,为游客营造一种穿越古今的空间体验。为满足园博园功能上的使用要求,文化园里有售卖、餐饮。
这个文化园在设计时,考虑到了主入口大门、主展馆、民俗文化园和游客服务中心可能产生的密集人流集散需求,所以优化了建筑功能与交通流线组织的关系,并考虑开园后的日常管理方式。
民俗文化园突出庭院围合的概念,尽量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易趣,进去后可感觉到错落有致的风格。
在民俗文化园的下边,还建设了地下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