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融入“一带一路” 郑州开放交出靓丽成绩单

一带一路新华网2018-01-25 09:47:32

  2017年对于郑州而言可称得上是“榜单”之年,来自各界的多项排行榜中,郑州如同一匹健步如飞的“黑马”跻身其间,与众多一线城市比肩而立,反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中,郑州跻身全球100强;中山大学发布的《移动政务服务报告(2017)》报告中,郑州54项支付宝政务服务位列中部城市第一;《2017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郑州位列全国第15名;《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郑州在与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较量中,跻身15个“新一线”城市……

  众多榜单的背后传递着同一个讯息:郑州正在成为全国内陆城市中的开放新高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强调,郑州将推动对外开放工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以河南自贸实验区建设为统领,以航空港实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建设为载体,以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物流便捷化、监管法制化和城市国际化为核心,全面提升郑州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郑州在开放高地上是如何“蝶变”的?且看其来龙去脉。

  自贸试验区带来发展春天

  到9月中旬,自贸区郑州片区新入区企业9425家,注册资本1136亿元,分别占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78%和72%;其中外贸企业39家,注册资本34亿元,郑州片区现有世界500强企业98家,占郑州市2/3以上。

  “在这里可采用人民币结算,办理集中收付汇、轧差净额结算业务,十分方便。”12月4日,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内,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电商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啧啧称赞着。

  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行后发展形势喜人,其中郑州片区功不可没,成为三片区的“领头羊”。数字显示:到9月中旬,自贸区郑州片区新入区企业9425家,注册资本1136亿元,分别占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78%和72%;其中外贸企业39家,注册资本34亿元,郑州片区现有世界500强企业98家,占郑州市2/3以上。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宝能集团郑州金贸中心等“大咖”纷至沓来,在郑落地生根。

  着眼于“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定位,郑州加快与国外重要枢纽城市的协同联动,“双枢纽”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已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世界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布局。

  中欧班列(郑州)开行频次由年初每周“去四回四”提升到目前每周“去八回八”常态化运营,形成“境内境外双枢纽、沿途多点集疏”格局,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24个国家121个城市;桂郑欧班列将打通中原腹地至西南的出海通道,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郑州市开通了第三条铁海联运班列——郑州—天津港铁海联运班列,该班列的开通为郑州铁路口岸和圃田一级物流基地建设发展汇集了更加丰富的市场资源。

  航空港区打造开放新名片

  目前,郑州已成为我国入境高档水果、水产品和肉类等鲜活类产品的主要集散地,“郑州一卢森堡”双枢纽战略正在进一步强化。

  11月15日上午11时许,一架K4518航班缓缓滑入机位,随即开启了2017年冬季郑州机场进口南美水果的进口季。而此前,2017年夏季郑州机场进口北美时令水果累计达3300余吨。

  据介绍,目前,郑州已成为我国入境高档水果、水产品和肉类等鲜活类产品的主要集散地,郑州机场进口水果累计已突破1万吨,其中,2016年进口量约占全国空运进口水果70%的市场份额。此外,郑州机场还整机进口冰鲜肉类、澳大利亚肉牛、加拿大活体龙虾等。

  郑州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2013年,中国首个航空经济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立,郑州插上了奋飞开放的翅膀,航空偏好型经济突飞猛进。“目前,在郑州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21家,开通航线34条,通航城市37个;客运航空公司44家,开通航线175条,通航城市97个。”郑州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一带一路”贸易往来,“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正在进一步强化,郑州—台北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

  围绕航空偏好型产业发展,航空港实验区加快布局智能终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电子商务、航空物流、航空制造维修、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八大产业集群,5年来,已相继引进苹果、富士康、友嘉、UPS、普洛斯、中兴、合晶、朝虹、和讯方舟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2016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0.4亿元,是2011年的5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6亿元,是2011年的7.8倍,其中,手机产量达到2.58亿部,占全球手机产量的七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

  跨境电商实现买卖全球

  2017年前三季度,郑州跨境电商进出口包裹更是达到6040.4万单。跨境电商商品金额共计77.4亿元,是2014年的76倍。

  “据国际上较为一致的预测,到2025年,国际贸易中将有70%是通过跨境电商完成的。”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州经开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直言不讳。近几年,伴随着中欧班列(郑州)、“空中丝绸之路”等交通不断发展,郑州在跨境电商领域打造了一张新名片。

  2012年8月,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方案获批,郑州成国内首批“E贸易”试点城市。2017年上半年,郑州进出口包裹达3434万单,在全国13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进出口包裹总量中,占比33.45%。2017年前三季度,郑州跨境电商进出口包裹更是达到6040.4万单。跨境电商商品金额共计77.4亿元,是2014年的76倍。

  自2013年7月15日开始实货测试以来,E贸易累计进出口包裹达1.54亿单,纳税10.87亿元,进出口交易额131.04亿元,不靠海、不沿边,不足4年时间取得了“单量破亿、税款破十亿、交易额破百亿”的骄人成绩,郑州跨境电商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被人们誉为E贸易中的“郑州之谜”。

  谜底有二:一是位于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中心的区位优势,航空港、米字形高铁、中欧班列(郑州)等构筑了便捷的“铁公机海”多式联运体系,以及众多的指定口岸、庞大的腹地消费群体,助推郑州当仁不让地跻身国内跨境电商行业的前列。

  二是不断创新,创造性建设的“三平台、七体系”;首创并推广全国的1210通关监管模式;成为行业模板的“关检三个一”“查验双随机”“跨境秒通关”;成为全国样板的PPP运营机制……正是凭借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才创造了跨境电商领域的“郑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