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綠化提速鄭州綠色更濃

鄭州發布郑州之窗2020-03-16 08:41:46

 

 

 

鄭州創新“三類推進機制”,探索“五種投資模式”,實施“六項添綠增綠舉措”,著力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和森林鄭州建設。圖為尖崗水庫水源涵養林(資料圖片)。

記者 武建玲 通訊員 劉雲峰

驚蟄已過,春分將至。樹木吐綠,百花爭豔,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春天是植樹的季節,全市不少幹部群眾正以實際行動為鄭州添綠。來自市林業部門的消息,截至3月11日,全市造林綠化任務已累計完成87.13%;中幼林撫育任務完成100.18%。

今年植綠護綠任務大頭落地,得益於我市的提前謀劃安排,也是我市大力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和森林鄭州建設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貫徹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動員大會精神,加快推進具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鮮明特征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創新“三類推進機制”,探索“五種投資模式”,實施“六項添綠增綠舉措”,以“一屏、兩帶、三網、五美、多園”為建設重點,著力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和森林鄭州建設。

創新“三類推進機制”

實施“六結合”機制,統籌推動。在國土綠化提速行動中,鄭州創新實行“六結合”機制,即:新造林與森林撫育相結合,造林綠化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單一綠化與建園增濕相結合,森林公園建設與康養保遺相結合,生態廊道建設與拆除違章建築相結合,國土綠化與扶貧攻堅相結合,統籌推進國土綠化與其他生態建設工作,推動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

實施“四種獎補政策”,引導推動。市政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大生態建設財政扶持的意見”,加大對國土綠化獎補力度。

實施“四種協同模式”,共同推動。在國土綠化提速行動中,綠委成員單位積極協同,積極開展城市綠化、鐵路沿線綠化、重要節點及出入市口綠化、河渠湖泊沿岸綠化,真正做到“部門聯動,共同參與”。

探索“五種投資模式”

我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在加大各級財政投入並建立穩定增長機制的同時,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山入林,實現“國家得綠、社會得益、主體得利”。

加大財政投資,並建立穩定增長機制。

爭取銀行投資,用足用好國家儲備林政策資金,計劃爭取國儲林項目80億元、實施造林60萬畝。

吸引社會投資,由政府協調土地流轉,建園造景,實現國土綠化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共贏共享,共吸引社會資本31億元。

撬動企業投資,通過企業(大戶)承包方式進行造林綠化,既修複生態,美化人居環境,又提高了林地效益。

倡議以勞代資,調動各界力量參加義務植樹,興建公益紀念林36處,累計參與植樹活動人數412萬人次,植樹1730.4萬株。

拓展“六類”綠化空間

堅持以科學規劃為統領,實施困難地、礦山廢棄地修複,見縫插綠、拆遷建綠等“六項添綠增綠舉措”,拓展綠化空間,做到應綠盡綠。

實施退耕造林。對鞏義北部邙嶺、登封山地、新密丘陵區和滎陽西部淺山、北部邙嶺等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周邊15~25度坡耕地、水土流失嚴重區域的耕地,以及中牟南部、北部嚴重沙化耕地,優先安排造林綠化。

實施攻堅造林。對“天窗山”“稀疏林”“光頭嶺”等困難地實施攻堅造林,如在鞏義南部岩石裸露的荒山上,使用魚鱗板造林近8000畝。

實施生態修複造林。在新密煤礦沉陷區、登封鋁石礦區、滎陽石子礦區等廢舊礦區,回運土方填坑造林,開展礦山複綠工作,2019年兩地實施礦區修複造林近3000畝。

實施關廠造林。對城市周邊冶金、建材等重汙染企業,實施搬遷改造,騰挪土地用於造林綠化,變垃圾圍城為森林圍城。

實施見縫插綠、拆遷建綠。市政府規定主城區拆遷10畝以下的土地,全部用於建設公園、遊園,並啟動了第二輪“拆牆透綠”工作,增加城市綠量。

實施政策引導土地流轉造林。各地出台政策,引導低產田、撂荒地、幹線公路兩側汽車尾氣汙染較重的土地流轉,用於國土綠化。

建設“一屏兩帶三網五美多園”

按照鄭州“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的功能布局,我市正重點加強“一屏、兩帶、三網、五美、多園”建設。

“一屏”建設工程。在鞏義市、登封市、新密市、滎陽市、新鄭市、上街區等西南山地丘陵區,開展山區困難地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廢舊礦區植被恢複工作,營造山區水源涵養林、水土保護林、國儲林等,提高西南山區森林覆蓋率,加快構建西南城市生態屏障體系。

“兩帶、三網”建設工程。“兩帶”指沿黃河生態帶和沿高速公路、鐵路建設的城市生態隔離帶,“三網”指國省幹線公路及縣鄉道路防護林網、河流及水渠防護林網、平原農田防護林網。

“五美”建設工程。“五美”主要是指美麗城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美麗公路建設、美麗河道建設、美麗田園建設。

“多園”建設工程。依托山地森林、平原片林、沿黃林帶、城郊廢棄地、城區拆遷空地、文化遺址和濕地保護區等,加快森林(濕地)公園建設。

目前,全市森林面積184120.78公頃,年均新增造林面積1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4.5%,建成各級大中型森林(濕地)公園、城市公園385個,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8%。按照“公交進港灣、輔道在兩邊、騎行走中間、休閑在林間”的建設理念,完成生態廊道建設3588公裏,建設人行步道1070.92公裏,自行車道750.97公裏,公交港灣415個,綜合體281個,在市域高速公路、城市主幹道(幹線公路)、鐵路沿線和河渠兩岸、南水北調幹渠兩側織就了一條條宛如綠色長城的生態廊道。

2019年,鄭州市榮獲“關注森林活動20周年突出貢獻單位”。鄭州市林業局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

 

植樹造林,種下的是綠色樹苗,收獲的是美好未來。多年堅持不懈的植綠護綠,綠城鄭州的綠色必將更加濃鬱,未來“綠都”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