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將至 聽老師說說心裏話

鄭州發布郑州之窗2022-09-09 17:24:29

 

施一公回母校河南省實驗中學看望老師(資料圖片)

學生們參觀了解神舟九號模型

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一切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支撐,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教師肩負著“立德樹人”重任。在第三十八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走進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母校河南省實驗中學和航天員劉洋的母校鄭州市第十一中學,聽聽老師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的心裏話。

施一公母校:

努力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希望更多人才落戶鄭州

人材之成出於學,學生要志向遠大、腳踏實地

“自律、專注、堅持,目標明確;聰明、穩當、用功,腳踏實地。”王海泉是施一公的高中物理老師,談及這位自己教過的優秀學生,他一臉驕傲。

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於學。王海泉老師回憶,一如河南省實驗中學校訓“異想天開,腳踏實地”,施一公在中學時期就是一個志向遠大,且對未來有明確規劃的學生,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優異,一步一個腳印地為自己的理想而奮鬥。從1985年施一公高中畢業被保送至清華大學,到後來出國深造又回國執教,再到離開清華大學籌建西湖大學,王海泉一直關注著施一公的發展。“作為他的老師,真是非常欣慰,也替他高興。”王海泉說,作為一名老教育人,雖然自己已退休離開學校多年,但學生永遠是他的牽掛。

國勢之強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長,存乎學校。何為人才?在河南省實驗中學副校長李功毅看來,專業素養固然重要,但一定是“先成人後成才”,基礎教育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事業中肩負著重要使命,更要立德樹人——無論你從事哪一行,首先要具備樂於奉獻、關心他人、愛國愛校愛家等基本道德素養。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希望更多人才落戶鄭州

“學生喜歡上我的課,成人成才,是對我的最大肯定;學生取得成績,為國家做出貢獻,是對學校的最好回報;桃李滿天下,花繁葉茂多新芽,是我一生從教最大的收獲。”從1972年到鄭州大學附中(河南省實驗中學前身)任教,至2007年退休,王海泉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摯愛的教育事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希望接棒的青年教師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出色的人才。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在王海泉看來,國家強盛,城市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吸引凝聚人才與發現培養人才同樣重要。他說,近年來,鄭州在招才引智方面出台了一攬子利好政策,在住房工作、福利待遇、子女上學、愛人就業等方方面面實施了很多優惠措施,“人才是第一資源,各地都在競爭攬才,鄭州做得非常好,大批人才的加盟助力帶動了城市快速發展”。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河南省實驗中學副校長李功毅說,近年來,他欣喜地看到,鄭州市、河南省在傑出人才引進方面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希望今後政府能夠與時俱進制定出更完善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落戶鄭州這方熱土,投身城市建設。

劉洋母校:

讓高層次人才來得了、留得住、成長快

立德樹人,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認真、刻苦、真誠、正直……這是劉洋在她的高中老師眼中的樣子。作為神九、神十四的“雙料”航天員,劉洋是母校鄭州市第十一中學的驕傲,是師生們的榜樣。而在當時的校團委書記楊志娟和語文老師李風雲印象裏,劉洋還是父母的好女兒、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朋友。

“劉洋是班級團支書,同時也是校團委的組織委員。”鄭州十一中黨委書記楊志娟是當時的校團委書記,校團委有什麼活動,劉洋作為組織委員,都要上。“發展團員,組織各種團活動,她從來不讓老師操心。”楊志娟說,把事情交給劉洋,放心。

劉洋還是學校學生業餘黨校第一期學員,她信念堅定,志向遠大,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

“鄭州十一中有一批以劉洋為代表的優秀畢業生,他們身上體現了學校長期以來立德樹人的教育成果。”楊志娟說,在劉洋身上體現了學校長期以來立德樹人的教育成果,也生動詮釋“求有知健體,達喻事明理”的校訓。

鄭州十一中工會主席李風雲是劉洋的高中語文老師,從教30多年的她,帶出了一屆又一屆優秀畢業生。

“劉洋上課特別認真,每堂課的筆記又工整又詳細。下課總愛找老師答疑解惑。”在李風雲老師的印象裏,劉洋的作文寫得非常好,喜歡演講,邏輯清晰,文采斐然。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的培養過程對於能力和品格的塑造都非常重要,因此教師向來是受人尊敬的職業。正因為知道身上的責任重大,從20歲出頭的新教師到有3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李風雲從未停止過學習。“教師要不斷地學習,為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儲備不斷注入新的內容和活力,才能更好地教給學生,才能教出一屆又一屆優秀學生。”

引進來、成長快,一批批高層次人才“如約而至”

在鄭州十一中校長郭勤學看來,從劉洋等優秀畢業生的成長足跡中可以感受到,培養學生要聚焦“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學校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更高的標准、更科學的方式去運行,廣大學子要擔當起重任,學好本領,一步步把腳下的路走好,將來能走得更好,走得更遠。”

郭勤學說,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把對家國之愛、對教育之愛、對學生之愛融為一體,做師者表率,德行典范,當“好老師”,做“大先生”。

鄭州十一中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老教師帶新教師,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起來。今年,學校的新聘教師名單“走紅”,清華大學的本科生將負責高中數學的教學;兩位物理老師則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和北大的碩士;生物老師是浙江大學碩士;地理老師則畢業於“離科研最近的學府”中國科學院大學。

在網上走紅的招聘名單也引來了網友的熱議:生源水平高,教師待遇又不錯,城市也有吸引力,自然會有學曆高的畢業生願意應聘。

今年3月,鄭州市2022招才引智行動中,市教育局組織直屬學校赴部分高等院校公開招聘優秀畢業生,參加招聘的學校有30所,招聘崗位220多個。

今年4月,鄭州市實施青年創新創業行動新聞發布會舉行,現場發布了10條“青年人才新政”,誠邀全球青年英才來鄭共享發展紅利、共創美好未來。人才新政從住房、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為青年人才提供補貼和服務。

在鄭州十一中很多老師看來,鄭州市實施青年人才新政,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畢業後來到鄭州,為學校的師資隊伍注入活力,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競昳 張 勤 文 徐宗福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