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鄭州“智造”百花園群芳鬥豔

鄭州發現中原網2018-01-15 11:24:23

 

  7月17日,全球首台“馬蹄形”刀盤盾構機鄭州問世(資料圖片) 新華社發

 宇通客車、中鐵裝備智能工廠、富士康、國能電池智能車間、大信櫥櫃全屋家具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我市公布“十三五”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以來,鄭州“智造”迎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一大批工業新型制造模式相繼湧現,鄭州“智造”百花園裏群芳鬥豔,積極引領鄭州制造業轉型升級,有力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刷新工業形象

  購買櫥櫃、空調,可以自己定義產品外觀、顏色,甚至性能,隨著我市傳統制造業插上“互聯網+”翅膀,這樣“魔幻”的購物體驗悄然來到用戶身邊。

  “大信櫥櫃積累了10萬個家庭數據,總結出6000多種國人喜歡的經典套型,編成軟件,做了語法,放到雲計算中心。”大信櫥櫃董事長龐學元說,客戶想要什么款式、材質,雲端上一分鍾出效果圖,然後指令發送到智能化柔性生產線上快速生產。大信櫥櫃開發了392個標准化產品功能模塊,通過模塊間的自由組合,滿足了不同家庭的廚房尺寸和功能要求,實現整體廚房無限制個性化定制,每天可生產1000套櫥櫃,成為中國定制家居行業的龍頭企業。

  海爾鄭州互聯工廠可以實現自動無人沖片、串片、漲管,效率的提升讓定單交付周期減半。與以往用戶只能選擇標准商品不同,海爾互聯工廠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過程,開啟了空調業的“個人定制”時代。“用戶可以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節。”海爾中央空調智能互聯工廠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海爾大規模定制平台上,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實際需求,選擇產品的功能、材質、顏色、款式、圖案、容積等,有定制需求的部件可以按照個人需求進行選擇或自行設計。

  宇通客車通過智能工廠建設,產品研制周期從32個月縮短到16個月,生產效率從8小時生產13.3台增加到18.5台,提升了39%,單車制造能耗從3478元降到2606元,下降了35%。

  取得豐碩成果

  鄭州市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工業發展核心動力,制定實施《關於鄭州市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啟動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積極創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創新發展不斷實現新突破。2017年,中原物聯網體驗中心開始運營,信息安全產業示范基地建成使用,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不斷湧現,一大批重點企業(項目、平台)被列入國家、省試點示范工程。

  信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牽頭建設的河南省工業新型成像技術創新中心等4個制造業創新中心被確定為全省首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單位,中鐵裝備和宇通客車榮獲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稱號。全市新增中鐵裝備1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新大方重工等5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和鄭州三磨所等2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同時,中機六院的“智能工廠全生命周期工業雲公共服務平台”和中鋼網“鋼鐵在線交易平台”成功入選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試點示范,新天科技的“基於互聯網的企業雙創平台+生產制造模式變革”成功入選國家制造業“雙創”平台試點示范項目,三全食品等4家企業入選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格力電器等10家企業入圍省級智能工廠,四方達等10家企業入圍省級智能車間。

  來自市工信委的數據顯示,2017年1至11月份,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208.7億元,同比增長8.2%,預計全年有望突破1300億元。

  引領發展方向

  2017年11月3日,中原物聯網體驗中心成立。該中心彙集了漢威、威科姆、光力、輝煌、華駿、金惠、山穀網安、天邁、拓普、新開普、新天等22家鄭州知名物聯網骨幹企業,涵蓋了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信息安全等眾多應用領域。全市物聯網相關企業已超過百家,初步測算,2017年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年增長25%以上。

  在物聯網產業發展方面,鄭州市已形成智能傳感器和儀器儀表、組網技術和通信設備、信息安全等3類較為完整的物聯網產業鏈,部分領域全國領先,並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基礎和相關產品的批量生產能力。

  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市將以“互聯網+”為突破口,深化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創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台在制造業領域的應用,全面推動智能制造。

  根據《鄭州市“十三五”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鄭州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將以大力發展機器人、物聯網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能關鍵零部件、精密數控裝備等五大優勢產業,積極培育無人機、3D打印裝備等兩大新興產業的發展思路,形成鄭州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梯度發展體系。

  《規劃》提出2025年發展目標:形成一批具有業務相關多元化特征的智能制造裝備大型龍頭企業集團和一批在其業務細分領域具備較強話語權的“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制造裝備業產業鏈就地配套,在智能制造裝備領域構成較強的產業鏈競爭力,產業總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