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核酸檢測實驗室
“機器一分鍾都不停,人員輪番上陣,每人每天只能休息4個小時。”這幾天,鄭州人民醫院轉化醫學中心主任宋銀森和他的團隊,進入了戰時狀態,他每天接聽的電話有幾百個,耳朵嗡嗡響。
隨著鄭州疫情防控形勢驟然嚴峻,核酸檢測的工作量倍增。位於鄭州人民醫院科研教學中心的轉化醫學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標本檢測量從之前的每天800—1000例,激增到如今的每天兩萬多例,還要保證檢測結果24小時內出具,工作量瞬間增加了20多倍。
核酸檢測團隊開啟超負荷工作模式,所有儀器24小時不停轉
“這是發熱門診的標本,給你放這,這是鄭東院區的普通標本,在這!”8月2日上午11:00,身穿“鄭醫保障”字樣工作服的工作人員給轉化醫學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送來又一批核酸標本。從7月30日淩晨1點,宋銀森接到緊急通知,要求做好大批量核酸檢測的准備到現在,他沒有回過家,核酸檢測團隊的17名戰友,也一直都在醫院駐守。據統計,從7月30日到8月2日,實驗室一共檢測了5萬多例標本。這些標本來自鄭醫各個院區,其中也包括鄭醫全體在職職工的核酸標本。
面對激增的標本量,核酸檢測小組開啟了超負荷工作模式。實驗室一共14台儀器,一分鍾不停轉。17名人員分成幾個小組,形成自己的輪班。檢測一旦開始,至少8個小時,實驗室的門是不打開的,他們也不出來,否則浪費一身防護服不說,實驗室還要重新消毒。這中間,想要透口氣、喝口水、去個衛生間,都不可能。
團隊成員每人每天只能休息4個小時,大家都說自己頂得住
在實驗室工作8個小時之後,他們的頭發、裏面的衣服幾乎被汗濕透。有些人出現了缺水、脫水的問題,每個人在進入實驗室之前,都要先喝一瓶加了鹽的水,防止身體鹽分缺失。
幸好這個團隊年輕,年齡最大的宋銀森今年41歲,都說自己身體頂得住。
實驗室有兩個值班室作為男女宿舍,裏面分別放著一張高低床,總共四個床位,供大家臨時休息。正常人是“睡一覺”,他們是“睡一會”。每人每天大概能休息四個小時。
大事面前,大家都特別有擔當。問起家裏的困難,大家都說,沒什麼困難,有困難都自己克服了。檢驗師張曉林的媽媽前幾天剛做了手術,她只在家裏照顧了一天,就來到醫院投入工作。
檢測過程風險重重,所有防護用品熱死都得戴著
實驗室的門每打開一次,就要消一次毒。84消毒液拖地,酒精擦拭所有台面,紫外線空氣消毒半小時。這是一次消毒的全部流程。他們必須得小心。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最直接含有病毒,而且是高濃度病毒的標本。
檢測的過程,風險重重。標本是不是含有新冠病毒,在結果出來之前,誰都不知道。提取核酸時如有不慎,標本就可能通過溢灑、氣溶膠等不同方式對人體造成危害。如果不徹底消殺,風險不可估量。檢驗人員必須慎之又慎,才能找出其中暗藏的地雷,給出確切的結果,同時保護好自身。
宋銀森經常對隊員說,所有的防護用品,熱死都得戴著!這是安全,也是責任。
核酸檢測被稱為疫情防控戰線的“排雷兵”。希望他們在檢出所有病毒的同時,也保護好自身,一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鄭報全媒體記者 邢進 通訊員 陳慧 圖片由鄭州人民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