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路上映初心 千年商都正韶華

圖片新聞郑州日报2021-09-06 18:40:44

 

  平等街口迎朝暉

  

 

  順城街上好風景

  

 

  商頌廣場美如畫

  

 

  風光旖旎航海路

  

 

  商都公園醉遊人

  本報記者 王思俊 通訊員 李曉光 婁璞 劉博聞 文/圖

  恰逢建黨100周年,管城區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亮麗答卷,碩果盈枝,漸入佳境。

  管城區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幹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闖出“管城路徑”,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共同開創繁榮發展、政通人和的喜人局面。

  在這裏,老城複興蓄勢待發,深度銜接王城遺址核心區的“六街六片區”建設,加速構築整潔、有序、舒適、愉悅的生產生活空間,序化潔化綠化亮化成為管城新顏值。

  在這裏,民族團結碩果盈枝,蟬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在建黨100周年的曆史性時刻,管城區委書記虎強獲得全國優秀縣區委書記稱號。

  在這裏,高質量發展漸入佳境。北三街片區改造獲《人民日報》頭版點贊,航海路試驗段成為全市標杆,東明路32號院改造獲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道,國土綠化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拉高標杆 加壓奮進 傳遞管城好聲音

  晨風拂煦,走進通透靚麗清爽的城東路商頌廣場,樓體刷新整齊劃一,彩色小道直通家門……美景與曆史相得益彰,“古都新生”生機盎然。

  “黨的領導是‘定海神針’,精准點位是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轉化為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管城區委書記虎強說。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將破題“題眼”錨定在“古都新生”、鎖定於提速“老城複興”,主動融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大坐標系,發出管城“好聲音”。在“一四四”發展思路的基礎上,制定高品質城市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等系列三年行動計劃,凝聚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五年來,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從400億元增長到68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從22.9億元增長到53.9億元,綜合實力實現曆史性跨越,擘畫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十三五”時期,國內生產總值從400億元增長到68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從22.9億元增長到53.9億元;總量分別是“十二五”末的1.66和2.35倍。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360億元,謀劃實施重大項目974個,完成投資2744億元。引進境內域外資金631億元。全區三次產業結構從0.2∶26.2∶73.6調整為0.1∶23.8∶76.1,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撐起高質量發展脊梁,轉型發展步履鏗鏘。

  “原來這一塊髒亂差,現在變化非常大,環境特別好,幸福感滿滿,天天都開心。”家住平等街片區的曾瑞昕老人說。身邊的變化何止這些,平等街片區的變化只是一個縮影,作為商代王城遺址核心區和“六街六片區”風貌協同首推片區,在推進“三項工程、一項管理”工作中,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群眾為中心的理念,融入連片改造、未來社區理念,使平等街片區成為集服務、文創、休閑、康養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有機生命體。

  站在商頌廣場上,人們不無感慨。如今,商代王城遺址征遷建設,實現7000戶90萬平方米征遷工作全面告捷和4.5公裏城牆全線貫通,王城意象進一步凸顯,為打造最具文化味、市井味、人情味的“三味城區”描繪宏偉藍圖。同時,圍繞打造世界級黃河文明尋根勝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光體驗目的地、國家中心城市會客廳目標,強力推進商代王城遺址板塊6大產業片區和6大風貌協同片區建設,奠定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

  “與古為新,一園縱覽三千年。”商代王城遺址改造成就大文章,實施大作為,舒展大寫意,帶來大變化。於是,鄭州曆史文化主幹立起來,經濟發展質量高起來,群眾美好生活展示出來。6月26日,曆經8個多月的改造提升,鄭州商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重新開園,全新亮相,人們又多了一個遊覽休閑、領略商文化的“打卡地”。

  以人為本 人民至上 織牢民生保障網

  “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當好時代的答卷人。”虎強說。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這一願景正成為現實。

  防疫不能松,發展不能等。疫情防控期間,堅持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新機,保民生、穩就業,結出累累碩果。

  春華秋實,不負耕耘。按照年均12.2%的增速,累計投入123.2億元,回應群眾的急憂盼難。累計新增就業7.6萬人,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全區綠化面積達809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PM2.5、PM10分別下降46.1%、44.7%,優良天數增加84天,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42所,新增學位3萬多個。啟動533個老舊小區、9個連片棚戶區和總長45公裏的道路綜合改造;新建改擴建道路221條,綠化面積新增至809萬平方米;新增養老日間照料中心60個……

  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實現醫護人員零感染、確診病例零死亡、疑似病例零報告,切實築牢了安全屏障,守護了群眾安康。新建標准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7家,獲評“全國基層中醫藥先進單位”。4625套公共租賃住房建成投用,300套用於解決教師住房問題,被中央電視台等媒體點贊。紮實開展民族團結示范單位創建,蟬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置身平等街、北三街、順城街等片區,路院共治、路院合一、路園一體,老舊小區舊貌換了新顏,“改”出新幸福;街道變身生活與休閑體驗相融合的創意文化街區;3600多年的商代古城牆在疏林草地映襯下,猶如“綠絲絨毯”上的展品……

  久久為功 開創未來 繪就美好新生活

  千年商都,正值風華正茂;奮楫揚帆,趕考正在路上。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管城區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跳脫出去,胸懷“國之大者”,科學謀劃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曆史性跨越,“古都新生”高質量推進,“四區”目標基本實現,“三大核心板塊”基本建成,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不斷增強,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人民。

  聚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圍繞“十四五”規劃目標,全力以赴推動“七個起來”。

  ——堅持把創新放在發展邏輯起點,推動發展質量“高起來”。力爭2025年,全區各類研究機構總數累計超過100家,新建各類創業孵化載體10家,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到2025年底,全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推動經濟支撐“強起來”。圍繞三大核心板塊建設、“三項工程、一項管理”“六街六片區”打造、鄉村振興等重大部署,加快與國內外領軍企業深度對接,形成項目建設熱潮。

  ——堅持以“三大核心板塊”為牽引,推動產業結構“優起來”。圍繞商代王城遺址板塊,全力打造消費中心;圍繞新火車站板塊,著力打造樞紐中心;圍繞金岱科創板塊,傾力打造創新中心。高標推進亳都古巷、塔灣古街等6大產業片區建設,引領形成“食在管城、買在管城、玩在管城”的消費品牌。力爭2025年,全區智能建築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龍頭企業研發平台突破100家。

  ——把具象化、活化曆史遺存作為切入點,推動文化主幹“立起來”。發揮商代王城遺址主要所在地的優勢,堅持“街區景區化,全域旅遊化”理念,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河南氣派、古今輝映、詩畫交融的文化複興新樣板。有序推進城市書房、區文化館等標准化建設,優化“10分鍾城市公共文化服務圈”,促進優質文化服務資源全覆蓋。

  ——堅持以有機更新為主線,推動城市環境“美起來”。精心描繪城市未來的“成長坐標”,打造特色亮點,帶動全域提升,持續抓好無主管樓院“一核多元融合共治”機制落實和“紅色物業”,推動社會治理由1.0、2.0版本向更精細更高效的3.0版本轉變,把資源帶出來,讓成效顯出來,讓群眾得實惠。

  ——把綠色發展作為第一基調,推動生態名片“靚起來”。實施“廊道貫通、河流補源、公園提升”三大工程,打通轄區120餘萬平方米綠化斷點,構建“15分鍾生態圈”,讓管城天更藍、水更清、城更美,營造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新時尚。

  ——把共享共治作為根本追求,推動民生福祉“厚起來”。逐步形成醫養結合、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完善基層公共醫療服務體系和疫情防控體系,基本解決著力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賡續奮鬥精神,永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在穩紮穩打中為老百姓帶來更多“幸福感”,努力向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