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王城遗址: 在这里,行走商都,感知早期中国
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馬健圖
清晨,在商都遺址公園,夕陽紅葫蘆絲演藝隊奏響《誰不說俺家鄉好》,婉轉悠揚;商韻園裏甩著長鞭打陀螺,聲聲響亮;商頌廣場跳起歡快的舞蹈、健康步道上悠閑自在地踱步,美好生活在這裏徜徉。
腳下,正是沉睡3600年的商代王城遺址。商都遺址公園、商韻園、商頌廣場,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商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些都是“商”字開頭。在曆史與潮流的碰撞下,商代王城遺址煥發新生機,大步邁向新時代鄭州新地標。
商代王城遺址幾經滄海桑田。2010年以前的商代王城遺址,隻是一個不足2米高的土城牆。站在土牆往下看,石棉瓦棚,油氈屋頂,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水坑遍布,與現代化都市區格格不入。
讓地下文物“鑽出”地平線,讓文物更加靈動鮮活,人們一直在翹首期盼!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王思俊通訊員李曉光婁璞
古都商城再獲新生
鄭州商代都城,是商朝建立定都之地、王朝典製開創之地、青銅時代成熟之地、中華漢字尋根之地,在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商城遺址是我國商代最早的王城遺址,規模之大在世界同時期城址中首屈一指。時代呼喚著王城複興和提升城市質感,讓城市文化立起來,讓民生福祉美起來。
商代王城遺址項目,是鄭州市“兩帶一心”文旅發展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的重要載體,更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按照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創建標準與要求,實施“文化+”“旅遊+”戰略,推動文化、旅遊及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重塑“商都文化”,助力“古都新生”,打造世界級大遺址保護典範、鄭州“城市文化名片”和國際商都“城市會客廳”,喚醒沉睡的曆史文化元素,樹立“行走商都,感知早期中國”的文化認知,提升鄭州城市文化自信,豐富城市文化元素和軟實力。
商代王城遺址曆史文化街區項目,總麵積約6平方公裏。分為夕陽樓片區、書院街南片區、書院街北片區、兩院二期片區、塔灣老街片區和亳都東巷片區等6個片區。該項目在鄭州市核心區域,擬征遷房屋涉及戶數高達27000多戶,常住人口近10萬人。
根據市委、市政府商代王城遺址文化區征遷建設工作的總體規劃和部署,管城區以“滾石上山”的毅力和“敢為人先”的勇氣,毅然決然挑起重擔,讓繁華的古都商城再獲新生。
2012年,管城區堅持項目帶動、以點帶麵、分步實施,率先啟動商城遺址公園項目的征遷工作。用時3個月,征拆9.5萬平方米建築,在中心城區建成占地125畝、綠化麵積8萬平方米的商城遺址公園。
打造高品位文化主地標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管城區圍繞打造世界級黃河文明尋根聖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觀光體驗中心目的地的目標,著力做好文化遺存的具象化傳播和活化展現,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會客廳和高品位文化主地標,力爭文旅文創融合,在“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整體布局中爭先、出彩。
立起文化主幹,喚醒城市記憶。“六街六片區”,是商代王城遺址項目的主戰場,管城區高起點謀劃,高標準設計,在商代王城遺址2.99平方公裏規劃範圍內,突出一街一品、一區一特色,高品質打造六大風貌協同區。以高質量規劃引領,統籌推進煙火味、市井味、人情味的“三味城區”,為實現“古都新生”提供有力支撐。
走在城牆的棧道上,腳下的古色古香與遠處的現代建築相映成彰。如今,商都遺址公園、鄭州商都遺址博物院等建成開放,文物遺存“開口說話”。平等街片區打造“非遺傳承品質文創街區”,順城街、代書胡同片區打造“城牆觀光、清真美食旅遊街區”,“六街六片區”特色鮮明,展示鄭州曆史文明印記和燦爛文化。
喚醒城市曆史的記憶
商代王城遺址曆史文化街區,是保護鄭州城市之根,重塑鄭州城市之魂,增強鄭州文化自信,提升鄭州城市品位的重要舉措。參與工程規劃建設的鄭州商都商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延輝說,按照各片區產業規劃,通過推動文化、旅遊及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微度假、文創產品研發、演藝產品創製、非遺文化體驗、夜間經濟、沉浸式體驗、博物館經濟、商業文化街區、城市傳統商業等大小不一的消費圈層。據了解,亳都東巷片區、書院街南片區、書院街北片區2024年底將開街迎賓,商代王城遺址項目2025年底或2026年初力爭開街。
平等街,全長300米,古今交融韻味十足,成為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國潮街區”,吸引市民紛紛前來打卡。這裏,僅僅是商代王城遺址項目的“冰山一角”。
整個商代王城遺址項目實施,讓厚重曆史遺存變身新時代鄭州全新地標,擦亮中國第八大古都的名片,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龍頭高昂”凝聚起強勁的軟實力。到那時,請您走進商代王城遺址,讀懂最早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