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悠久的古街巷--鄭州唐子巷 

遇見鄭州中原網2017-09-30 08:58:13

 

  △ 唐子巷中國風的院落大門

  唐子巷,是鄭州一條曆史悠久的古街巷,位於老城區東大街以南、南大街以東區域。巷子大體東西走向,東起主事胡同,西至南大街,長約250米,寬6米。

  據明朝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刻的石碑《創開義巷記》載:該街原名糖子巷,由於糖與唐同音,後來人們為易寫好記便舍去了“米”字旁,簡化為“唐子巷”,沿用至今。

  唐子巷街道不寬但很平坦,街兩旁居民庭院錯落有致。這裏的建築分為兩類:

  一類是古樸風格的明清民居,青磚灰瓦、木雕門樓,讓人恍如隔世;一類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平房,紅磚紅瓦紅門,流露著老鄭州的市井氣息。

 

  △ 清末民初鄭州地圖「唐子巷位於十字街東南」

  

 

  △ 2016年唐子巷的衛星地圖

  巷子裏的大戶名家

  近代時,唐子巷居住的大戶、老戶有6家,巷南有王家、褚家、孟家,路北有沙家、周家和陰家。這幾家都有大宅院,房屋多,人丁也興旺。王家、沙家也曾急公好義在巷子西頭挖出一口甜水井,供大家生活所用。

  甚至東西大街、南大街、市府前街、書院街的居民也來這裏打水,也有人推著木輪車、挑著扁擔來挑水賣水維持生計,供應周邊的藥行、客棧、飯店「比如官封酒樓、萃英閣飯莊、一分利飯店」。

  也有一種說法,稱這條街之所以叫唐子巷,就是因為路北沙家有一個做糖的作坊。沙家在大十字街東北角也開有一家點心店——永發源「家傳幾代人的老店」。

 

  △屋頂青瓦

 

  △門樓

  據16號院的回族老人沙顯達介紹,沙家族譜記載,從太高祖沙金梁(1616~1697年)來鄭州定居到現在已曆300多年。

  從清朝初年起,沙家就居於唐子巷。

 

  △60年前,沙顯達先生的全家福。

  沙家有嚴格的家訓家教,後生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長輩們言傳身教中學會了做人做事,待人處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沙家成為這街上的大家望族,也先後出了許多名人。

 

  △ 門簪(也稱戶對)

 

  △木門與抱鼓石

  沙春元,道光十一年(1831年)武舉,藍翎侍衛。曆任山西吉州營都司,鹹豐六年(1856年)調任天津鎮標後營遊擊。

  鹹豐八年(1858年)清廷與英法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他調任大沽口營副將,當年2月20日,英、法軍艦進攻北炮台時,他不顧槍彈橫飛,毅然挺身炮台之上,神色自若,親燃巨炮,擊沉敵艦兩艘,敵人死傷數十人。

  後因敵人炮火猛烈,炮台被炸毀,他以身殉國。朝廷下令,讓他入祀昭忠祠,並賜雲騎尉職銜。

 

  △年代較為久遠的門牌

  據巷子裏老人講,豫劇大師常香玉的愛人陳憲章曾在路南胡同裏的陳家院居住過。

  著名書畫家唐玉潤青年時也曾在巷子裏住過。唐玉潤的父親是一位商人,業餘愛好書畫,收藏了很多曆代名人的墨跡及碑帖,如揚州八怪、山陰四任及晚清何紹基、張大千等畫界大師巨匠們的佳。

  這些作品使他從小就受到了中國書畫藝術的熏陶,對書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兒時習書練畫之時,如癡如迷。

  一次他趴在地上練字,有一個小夥伴問他:“你寫這么大的字幹啥?”他隨口答說“長大了好給人家寫匾呀”。夥伴聽後樂了,“呵呵!你倒敢想,還想給人寫匾呢”。後來他勤學苦練,果然成了書畫家,經常有人請他題匾額招牌。

 

  △六七十年代的典型紅磚房小院

  現當代的沉寂

  1954年,是鄭州現當代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10月30日,河南省行政中心由開封遷至鄭州,鄭州成為河南省會,隨之而來的是經濟、教育、文化、醫療等各種政策資源的傾注,這座城市開啟快速發展之路。

  根據當時的城市發展規劃,鄭州要在老城北側設立行政區,入住省級機關事業單位及其配套,要在老城西側設立工業區,開建大型國有工廠企業。城市框架逐漸擴大,經濟文化建設如火如荼。

 

  △七十年代,附近居民才吃上了自來水,巷子中部裝了公用水龍頭。

 

  △90年代,巷子裏居民在蓋房子的場景。

  巷子裏的部分居民為了生存與生活,拆掉老宅蓋起三四層平房;一些小開發商也在此建起毫無建築美感的住宅與商業樓房。

  一時間,唐子巷留給世人的印象就是,擁擠和牛羊肉……

 

  △ 小巷入口,淹沒在老城區南大街沿街的商品房之中,被小吃攤、拾荒者、與來往的人群充斥著。

 

  △ 打牌的進城務工者,玩耍的小孩,牆上的塗鴉。

 

  △ 夕陽西下,一位老人推著輪椅從巷子裏穿過。

  

 

  △ 夜幕下的小巷,歸家的行人匆匆而過,只留下老槐樹和路燈訴說著巷子裏的家長裏短。

  曆史古巷為何變得如今這般沉寂?作為土生土長唐子巷人,痛徹心扉。

 

  △ 拾荒者的據點

  唐子巷的重生

  2016年開始,政府意識到了老城區潛在的曆史文化價值,也出於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時代需要,商都曆史文化區建設拉開序幕。唐子巷被列入書院街片區的改造范圍。

  

 

  △ 商都曆史文化區規劃范圍

 

  △ 拆遷公告

  大半年過去了,每隔幾天我就去看看家還在不在。隨著巷子的拆遷工程接近尾聲,眼看曾經的家被夷為平地,無限傷感。

 

  △ 散落在瓦礫中的布娃娃

 

  △被保護起來的古民居

  還好一些有價值的明清古宅都被文物部門保護起來。按照規劃,這一片將來都會按照當年的曆史風貌複建,修舊如舊。

  也許,三五年後,大家就可以在鄭州見到類似“南鑼鼓巷”、“寬窄巷子”的曆史文化街區。

  不管未來怎樣變遷,我都希望唐子巷這個街名能夠保留、傳承。

  這裏是我永遠的家,期待它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