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同煥發新活力

遇見鄭州郑州晚报2021-11-17 23:09:40

 

  近年來,管城區北下街街道以突出曆史文化內涵為引領,塑造“以路帶院”特色示范片區,力爭把代書胡同片區建設成為文化凸顯、街面整潔、立面清爽、地下暢通、功能完善、群眾滿意的精品街區,著力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老胡同煥發新活力。

  記者 馬健 圖

  

 

  說起鄭州的胡同,代書胡同最具代表性。近年來,北下街街道以突出曆史文化內涵為引領,塑造“以路帶院”特色示范片區,力爭把代書胡同片區建設成為文化凸顯、街面整潔、立面清爽、地下暢通、功能完善、群眾滿意的精品街區,著力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讓老胡同煥發新活力。

  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啟動以來,北下街街道黨工委堅持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圍繞管城區委“古都新生”目標定位,立足轄區曆史文化資源優勢,以群眾滿意為目標,街道上下迎難而上,決心把填平這片“窪地”作為踐行初心的試驗田。 記者 柴琳琳/文 馬健/圖 通訊員 陳思

  把共建、共治、共享體現在 工作的每一步

  代書胡同片區橫跨管城街、北順城、代書胡同3個社區,有10條道路48個樓院78棟居民樓。區域內的居民樓全部建於20世紀70至90年代,基礎設施缺失等問題突出,改造任務重、改造難度大,群眾要求改造的呼聲強烈。

  如何改造還要聽民聲。街道依托“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法,從改造項目立項到方案設計,再到工程啟動,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議事、上門征詢等多種形式征求群眾意見,做到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把共建、共治、共享體現在工作的每一步。

  此外,街道黨工委將黨建引領貫穿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為核心,率先成立社區群眾、黨員代表、業主委員會“三方協同”的片區改造議事組;指派街道班子成員擔任片區改造臨時區域黨委書記,建立議事協調會議制度並定期召開,解決工作交叉中各方的突出矛盾;發動轄區機關、公共單位、居民自治組織、群團組織、志願服務隊伍、施工單位乃至轄區群眾深度參與到社區治理工作中來,讓黨的組織深入基層的每個毛細血管。

  為避免“反複動工、來回折騰”,街道還在2020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初期,就要求設計方、施工方、監理嚴格按照時間節點細化任務量,嚴格按照招標文件和施工規范進行,不折不扣抓好工程質量。同時,充分發動轄區群眾代表擔任老舊小區改造安全監督員,成立工程質量監督小組6個,分組排班跟蹤樓院改造實施進程,全程對工程質量、安全防護措施等實行日常監管,確保民生工程落到實處、惠及百姓。

  綜合施策,惠及轄區群眾

  代書胡同承載了彌足珍貴的曆史記憶,對於如何協調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曆史文化傳承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為此,在改造中,街道根據群眾要求進行了立體式綜合性改造。

  完善服務功能,打造“三味街區”。針對片區沒有公共休閑遊園的群眾關切,在順城街北口將一處企業的商業化停車場改建為2000多平方米的公共文化廣場。充分挖掘代書文化、衙署文化、管城驛文化,在街頭巷尾擠出空間建設了12處集文化小品、休閑、綠化為一體的拇指公園、兒童樂園等,並創作了代書先生、下棋能手、社區戲苑等文化節點,讓群眾在這小小的胡同裏體驗琴棋書畫的慢節奏生活,提升了社區的文化味。針對片區配套服務設施不健全的情況,在片區裏設置了多點位的服務設施,書屋、日間照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配餐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陸續投入使用,增加了社區的人情味。在街巷裏充分保留了群眾喜愛的山野菜雜面條、燒餅炸串、尚記菜煎餅等老鄭州人氣小吃,並保留提升了40多家小超市、蔬果店、小副食品店等方便群眾生活的店鋪,保留了社區的煙火味。

  打造特色街道,彰顯管城魅力。管城街、北順城街、商城路都是管城的曆史文化名街,在改造中街道堅持在保留街區傳統特色的基礎上,深挖文化資源,提升街區品位。在設計方案、施工細節上精雕細琢、反複完善,多次舉辦由街道、社區、施工單位、沿街商戶、城管局等多方參加的聯席會議,圍繞特色店面設計等事項全方位征求商戶意見和支持,並發動商戶成立商會,構建起商戶自我管理和政府服務相結合的長效管理模式,徹底優化這幾條街的業態環境。

  今年1月份,順城街作為鄭州城內著名的牛羊肉交易市場和傳統特色小吃街,在改造完成後首次開門待客,成為春節、元宵節期間市民爭相前來的網紅打卡地。隨著片區改造的推進,商城路、管城街、法院後街、裴昌廟街等陸續完工,大家紛紛到片區內、胡同裏尋找老鄭州的記憶。

  長效管理,確保改造效果

  為確保老舊小區改造成果,街道認真貫徹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改得好、管得住”要求,率先嘗試並大膽探索,依托紅色文化,引進專業物業管理公司進駐。

  街道將48個樓院以路為界,以北順城、代書胡同2個完整社區為主體,劃分成4個大型閉合式居住小區,並將小區內的公益用房等一些公共資源進行整合,為物業進駐提供門衛室。同時向產權單位申請配套用房作為辦公室、群眾活動室等;在代書胡同片區樓院引進全國知名的紅色物業公司圓方集團,並注冊成立“圓方社區服務中心”,開展物業管理、養老助殘、志願者隊伍招募、文體隊伍培育、仲景醫療、老年大學、健康管理等點對點服務。目前代書胡同社區人保公司家屬院物業收費率已達到70%,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為解決“物業公司來一家走一家的問題”,注冊成立街道全資的物業公司進行托底管理,從街道幹部中選派群眾工作經驗豐富、懂管理的人員到物業公司任職,支持物業開展家政服務、家電維修、房屋中介、垃圾分類等業務進行微利經營,保持收支平衡。

  一個個難題的解決、一樁樁實事的落地,換來了轄區群眾的認同和贊許,檢驗和提升了基層幹部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強了基層黨員幹部為人民服務的踏實感、幹事業的成就感和服務新時代的自豪感。

  下一步,街道將進一步總結經驗、精准發力,切實讓群眾的“強烈呼聲”變為“熱烈掌聲”,不僅讓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果保持下去,還要讓群眾生活得更美、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