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亂點如何變成民生亮點?模板來了看金水路如何成功蝶變

鄭州發布郑州之窗2022-12-08 12:32:41
交通亂點如何變成民生亮點?模板在這裏——金水路!作為這條形象大道的“管家”,金水區城管局勵誌圖新,革故鼎新,“美加淨”過濾後的金水路出落得煥然一新。
地鐵站周邊無序停車一度是久治不愈的社會環境和民生問題,金水區開出的點金之術是:秉持“全區一張圖”理念,致力於畫好城市治理“四張圖”。展開來說就是,充分利用地鐵站口周邊閑置空地積極探索P+R新型停車場形態,通過整合市政綠化空間、周邊社會資源等,將一處處家門口的交通亂點,打造成為一個個令市民拍手稱讚的“景點”。
紙麵概念很抽象,街麵變化很豐滿。我們一張一張梳理這“四張圖”,看看是怎麽從虛景飛躍到可視可感可觸摸的實景。

 
一張“規劃圖”治理擁堵顯成效
據了解,所謂“P+R”停車場,P指停車,R指換乘,“P+R”停車場即換乘停車場,市民可駕(騎)車停入P+R停車場,然後換乘軌道交通,返回時再乘坐軌道交通到達停車場,駕(騎)車回家。通過P+R換乘的出行方式,可減小城市道路的交通壓力。
在地鐵一號線燕莊站C出口,記者眼見為實,現場感覺到市民停車換乘之便。
“把車停在這裏後直接上去就能換乘軌道交通,回來再把車騎回去就行,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路上堵車,節約時間,還是一種綠色出行方式。”市民楊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天都從省民航家屬院騎車前來停車,在燕莊站換乘地鐵一號線前往文苑北路附近的公司上班,通行非常方便。
“P+R”的創意也是被逼出來的。為徹底解決地鐵站周邊停車秩序“老大難”,金水區基於精準化調研之基,迸發出新增“P+R”停車區域之變,“P+R”這個“小精靈”一舉打開突破口,對金水路沿線9個地鐵站口量體裁衣、分類施策,一個站一個站去疏堵,一片區域一片區域去布局,切實做到一次到位:“一次規劃設計、一次組織實施、一次改造到位”。
“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綠色出行是主流趨勢,就拿‘P+R’停車場來說,就是要一步到位打通瓶頸,一針見血照方抓藥,讓居民出行有了更多選擇權。”金水區城市管理相關負責人說道。

一張“網格圖”個性定製化症結
小小停車位,反映的是大大的社情民意。如何將“車位”建在群眾最需要的點位?金水區城管局通過“望聞問切”精準“把脈”。
“望聞問切”重在“切”。金水區協同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研究院,對沿線9個地鐵出入口進行詳細勘驗排查,對每個節點非機動車流量、停車位缺口進行測算,對亂點、堵點進行全方位分析研判,為“P+R”停車場建設提供詳實、科學的數據支撐。
看看金水路鄭百文地鐵三號線B2出口的前世今生吧。原本隨處可見侵占人行道或盲道、東倒西歪、妨礙正常通行的非機動車,如今變得“規規矩矩”,不僅主動讓出通行空間,而且有了統一的停放區域。
治亂的“杠杆”在於黨建引領馬路治理。金水區把支部建在路上,把專班建在點上,把責任落實在網格上,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提升整治工作落實到位,逐步構建“上下聯動、部門協作、條抓塊保、統籌推進”的工作格局。
黨建開路,問題讓路——金水區城市管理局最終選定地鐵站西側和東側麵積約600平方米的閑置用地,通過“一站一案”綜合施策,綜合整治、美化提升等多舉措,打造一個相互連通“U”字型停車區域,順利增設非機動車位310餘個免費開放,並安裝了充電樁,為居民群眾創造全域停放有序、規範通暢的出行環境。
一張“管控圖”動態管理固成果
成果來之不易,鞏固難乎其難。為此,金水區著眼於長效治理,固化成果,又及時跟進推出一張“管控圖”,以管為手段,以控為目的,管控結合,相得益彰。
金水區城管局聯動其他部門,充分利用地鐵站口周邊閑置空地、綠化等,積極協調責任主體,力爭最大化拓展非機動車停放空間,采取拓寬場地、硬化綠地、景觀提升、施劃標線等手段進行提升美化,有序開展規範化、精細化改造工程。
目前,金水區通過拆違平整、讓閑置空地“變身”免費停車場,新規劃設計“P+R”非機動車停車場7個,可停放非機動車1800輛。
一張“人文圖”環境改造提顏值
“麵子”要精致,“裏子”要舒適,這是城市管理直達民心的“雙標”,更是城管部門不變的努力方向。於是,“人文圖”呼之欲出。
“一時的情況好轉不值得欣喜,形成長效常治才是目的。從以前非機動車在各個路口的亂停亂放,到如今市民自覺地停到規劃區域,鄭州市推行的綜合提升整治讓一切難點都可以變成亮點。”金水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有感而發。
對一座城市而言,交通承載著人們的出行,串聯著人們的生活,是讓城市、經濟高速運轉的大動脈。多維立體的交通路網帶來的不僅是城市人生活上的便捷從容,更詮釋著一個城市的發展維度。
金水區仰仗著“四張圖”,勠力管好城市,全麵提升城市品質,高效運行城市管理,金水路就是模板,就是明證。
鄭報全媒體記者黨賀喜通訊員李學軍沈毅秀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