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在廣袤中原大地上的鄭州答卷

鄭州發現郑州日报2021-06-08 00:11:42

  本報記者 孫新鋒 李娜 侯愛敏 文 丁友明 圖

  核心提示

  今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將迎來建黨100周年,從南湖啟航的“小小紅船”已經成長為新時代劈波斬浪的“巍巍巨輪”。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與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鬥、發憤圖強,成就了今天的盛世偉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鄭州報業集團、鄭州日報推出“賡續紅色精神 永葆百年風華 ——【手把紅旗旗正紅】”大型主題報道,通過實地探訪、動漫視頻等多種形式,生動鮮活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系統展示中國共產黨為國家、為民族建立的豐功偉績。今日推出第十三篇《書寫在廣袤中原大地上的鄭州答卷》。

  河南,鄭州。

  位於城市中心的二七紀念塔下,時常有人仰頭凝望。人們虔誠地拜謁、深情地注視。塔頂的五角星在陽光下光輝耀眼。不遠處的鄭州火車站,汽笛聲此起彼伏。

  一個世紀以前,就在二七紀念塔不遠的地方,京漢鐵路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這裏搖旗呐喊,書寫了蕩氣回腸的“二七故事”。紅色基因再次注入這片廣袤的中原大地,百年回響不斷。而這座因火車而興的城市,也在這百年時光中書寫著屬於自己的不朽榮光。

  一個世紀以來,在黨旗的引領下,鄭州,從小城鄭縣到國家中心城市;從城區只有幾平方公裏的小地方,到如今經濟總量超1.2萬億元、常住人口達1260萬人、市域建成區面積近1200平方公裏……

  百年風雲激蕩,百年奮鬥不息。

  一代代鄭州人,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書寫著生生不息的中原故事,澎湃著億萬鄭州人民共奔美好生活的磅礴之力。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 百年初心曆久彌新

  那些曾經發生在鄭州這片熱土上的紅色故事或許早為人熟知,但每每重溫依然讓人震撼——

  二七紀念塔內,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的信號——三頭汽笛靜靜地躺在展覽台上。至死不屈的林祥謙、施洋、高斌的故事,被一代代鄭州人民銘記。

  豫西抗日根據地舊址,皮定均將軍工作過的司令部舊址中,似乎依然可以聽到戰役決策的討論聲,那被磨損了的八角桌、舊家具,無聲訴說著烽火年代的紅色記憶。

  丹青路上的烈士陵園內,高高佇立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前來憑吊英雄的人們,深深鞠躬。

  原日本駐鄭領事館舊址、漢霸二王城、扶輪中學…… 抗日期間,英雄的鄭州人民在這些地方以“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氣魄,書寫了同仇敵愾衛我河山、自強不息興我中華的抗戰圖卷。

  老鴉陳、固城村……我們走過解放鄭州戰役的戰場所在地,經過一陣隆隆炮火和滾滾硝煙過後,1948年10月,鄭州解放,隨後便如鳳凰涅槃,獲得新生。

  從“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到“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邙山提灌站,這個鄭州人民的昔日供水“生命線”,如今已是風景獨好的城市後花園。

  任長霞、常香玉、王百姓、李建英的故事,至今讓我們驕傲、敬仰。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場”上揮灑汗水的一線黨員,以赤心詮釋初心、以實幹展現擔當,為全省、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著“鄭州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志願者,他們在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在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用行動彰顯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一次次重溫他們的故事,一次次的熱淚盈眶。

  在這片廣袤的中原大地上,從零星到燎原,從堅韌小草到參天大樹,從一葉扁舟到巍巍巨輪,建黨百年發生在這座城市的故事,是一部部恢宏的曆史巨獻。

  那些曾為偉大理想、保衛城市、愛崗敬業而慷慨許身的英雄們,他們書寫了一幅幅激越沉雄的曆史畫卷,佇立起一座座不朽的曆史豐碑,他們用行動撐起了這座城市的錚錚脊梁,鋪就了發展的塊塊基石。

  那些遠去的故事、那些淡去的呐喊、那些逝去的身影、那永遠迎風舒展的五星紅旗,在這片黃土地上,被一代代鄭州人傳唱著、銘記著、繼承著、發揚著。

  百年巨變。滾滾黃河依然是奔湧向東,而無數先烈和一代代鄭州人民守護的建設的家園,已是欣欣向榮。

  風雨中馳而不息

  奮鬥中砥礪前行

  世紀巨變。

  回望這座城市上發生過的紅色故事,是為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站在烈士碑前,是為了告訴他們,如今的鄭州,恰如他們所願——

  “二七大罷工”的時候,工人們的願望,僅僅是“勞有所得”;楊靖宇將軍犧牲的時候,敵人剖開他的肚子,不曾找到一粒糧食,只有樹皮、草根和棉絮……

  而今,鄭州已從一片阡陌農田的“鄭縣”中崛起,蝶變為一座現代化新城。時間的如椽大筆,在這裏書寫著神奇篇章——

  鄭州更強大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鄭州全市生產總值不足億元,人口僅有230.9萬人,人均生產總值只有41元。數十年來,令人鼓舞的高亢音符與這座城市的發展一路相伴——2003年生產總值首破千億,2006年突破2000億,之後以兩年一個千億台階的速度快速躍升:2008破3000億,2010年4000億,2012年5000億,2013年突破6000億。2015年以後,更是一年一個千億台階,2018年鄭州成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破萬億、常住人口破千萬、人均生產總值破10萬“三大突破”。剛剛過去的2020年,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1.2萬億元……

  鄭州更繁華了——從數百萬人到千萬人口,鄭州彰顯著吸引力和包容度,目前,鄭州常住人口達1260.1萬人,常住人口總量居全國城市第10位,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前移11位,居中部城市第1位。

  鄭州人更自豪了——國家中心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賦予河南鄭州;特大城市、新一線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20強等榮譽嘉獎鄭州……擁有超百億級企業13家、智能手機約占全球1/7、宇通客車產量約占全球1/8、速凍食品占全國市場的比重超過60%……

  曙光升騰,萬物生長。

  風雨中馳而不息,奮鬥中砥礪前行,一百年來,鄭州這片土地上發生了感天動地的偉大變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鄭州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千萬鄭州人民以更大勇氣和智慧,把成就寫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

  春潮拍岸千帆進

  大鵬一躍騰空起

  有兩個人和“天空”有關:常香玉,用她義演所得的15億270萬元(人民幣舊幣)購買飛機捐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李建英,為了不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而放棄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而今,鄭州上空這片湛藍的天空上,航班絡繹不絕。鄭州,已然成為引領中部、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空中經濟廊道。

  如今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航空客貨運規模已經坐上中部地區的頭把交椅。蘋果手機、法國賽馬、歐洲的鮮花、新鮮海產品、大中型動物……或從這裏起飛,或在這裏落地,與世界各地的往來頻繁緊密。

  2014年鄭州—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線開通,架起橫貫中歐的“空中絲綢之路”。7年來,這條“空中絲路”越飛越廣,引進全貨航公司8家,新開航線17條、通航城市21個。2017年以來,鄭州機場客貨運規模始終穩居“雙第一”。

  不僅僅是天空中的“外聯”,陸地上,憑借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的優勢,中歐班列已逐漸成為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黃金通道”。目前,中歐班列(鄭州)集疏網絡覆蓋30多個國家130多個城市,境內外合作夥伴超6000家,構建了河南連通歐洲、中亞和東盟及亞太(日韓等)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不沿邊、不靠海的鄭州,依托蓬勃發展的四條絲路,鄭州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崛起為中西部地區開放新高地。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的時候,鄭州便因為鐵路交通優勢登上曆史舞台。而今,這一優勢再次凸顯——

  如今的鄭州,已經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全國12個最高等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全國普通鐵路和高速鐵路網中唯一的“雙十字”中心、全國唯一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米”字形高鐵基本形成,兩小時高鐵圈覆蓋國內4億人口的生活和消費,兩小時航空圈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和市場,軌道交通運營及在建裏程突破300公裏……

  百年前,鄭州的進出口數字一片空白, 2020年,在疫情沖擊下,鄭州進出口逆勢上揚,進出口值完成4946.4億元,增長19.7%。

  數字記錄的,正是一座內陸城市加速融入全球、躋身世界經濟版圖的持續探索和努力。

  今天的鄭州,日益走近舞台中央,鄭州的大門越開越大,一代代鄭州人,把一個曆史悠久的古城,帶上現代化軌道;把一個物資豐富的城市,帶到更多人面前;把這個飽經滄桑的中原,定格在我國複興的圖景上。

  步履鏗鏘寫新篇

  大河奔騰勢如虹

  數十年前,李大釗曾高聲呼籲“青春之中華”,方志敏曾慷慨書寫“可愛的中國”,而今,鄭州闊步前行,書寫著朝氣蓬勃的“青春鄭州”、創新創業的“可愛鄭州”、日子紅紅火火的“幸福鄭州”……

  海外留學回國的趙女士,選擇在鄭州創業安家。“我是成都人,從海外回國後,我選擇把鄭州作為我工作的主戰場。”趙女士說,做出這個選擇,一是鄭州國際航空貨運的快速發展,十分契合她的創業項目,二是鄭州高鐵十分便捷,鄭州成都兩地之間“切換”十分方便。

  除了交通優勢的吸引,國際化、現代化生態化的城市風貌、便捷舒適的居住和工作體驗,也是留住趙女士的軟實力。

  這是一個城市空間結構持續優化的鄭州——確立了“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城市功能新布局,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實施32個核心板塊開發,加快城市有機更新。

  這是一個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的鄭州——僅僅“十三五”時期的五年間,鄭州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風貌展現新風采,綜合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市域建成區面積由744.77平方公裏擴大至1200平方公裏左右。軌道交通由線成網,運營裏程達206公裏。所有行政村實現公路“雙通”。90%以上市民喝上丹江水。新建綠地8755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提高到41.2%。

  這是一個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的鄭州——2020年,全市“一環十橫十縱”城市道路改造試驗段及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整治提升老舊小區1374個;建成公園、微公園、小遊園400個,新增綠地2813萬平方米;賈魯河綜合治理生態修複工程基本建成,全年向城區調引生態水3.7億立方米。

  這是一個百姓辦事越來越便捷、營商環境越來越優化的鄭州——小微企業“11000”極簡辦電模式、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等經驗做法得到全國複制推廣,成功晉級全球營商環境友好城市100強;實現2110項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占比90%;1756項“一次不用跑”、占比80%;依托政務服務網、“鄭好辦”上線政務服務、便民服務事項544項……

  站在鄭州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下,站在解放鄭州戰役的原址上,凝望著豫西抗日革命根據地的老房子,我們想要告訴那些為這座城市而犧牲的英雄們:你們信仰的理想正在慢慢實現,你們開創的事業仍在繼續,你們書寫的曆史將由我們一代代鄭州人民繼續書寫下去!

  紅旗漫卷美如畫

  新征程上再出發

  百年篳路藍縷,百年賡續奮鬥。

  如今,在這片革命先烈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為之長眠的中原大地上,處處花開爛漫、生機勃勃。1260萬鄭州人民正意氣風發地走在新時代的康莊大道上。

  新的時代,給予鄭州人民新的曆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指出,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首次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

  號角吹響了,紅旗招展著——

  鄭州明確了“十四五”時期鄭州發展的目標路徑:永葆“領”的擔當、“創”的精神、“闖”的勁頭,抓實“一二三四五”目標路徑,在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新征程上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圍繞“國家使命、黃河戰略、鄭州作為”主題,鄭州已編制形成“1+1+1+N”規劃方案體系:即“一個報告”鄭州建設核心示范區重大戰略研究報告,“一個規劃”核心示范區總體發展規劃,“一個方案”核心示范區起步區建設方案,以及文化博物旅遊、生態綜合治理、防洪與水資源、交通工程及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20個三年行動計劃、年度工作方案或專項規劃。

  闊步前行中,我們總不會忘了回頭望——

  那些紅色的城市記憶,是為解放鄭州、發展鄭州、建設鄭州而努力的英雄們的錚錚誓言;是一代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民族複興和人民幸福甘願犧牲的壯麗故事;是紅旗漫卷、高歌前行的奮鬥征程——

  從二七紀念塔、鄭州烈士陵園,到佇立起的“大玉米”、CCD;從紀念碑上刻著名字的英雄先烈到一代代書寫時代傳奇的鄭州人民;從脫貧攻堅路上沾滿泥土的雙腳到中原科技城引領科技前沿……紅色征程,波瀾壯闊;紅色精神,光照未來。

  百年芳華,百年征程。

  “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是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在燎原,也必將燎原。